说明:最全专利文库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文件分类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批量下载
ICS 11.020 C 00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34152016 针灸异常情况处理 Handling methods for acupuncture abnormal conditions 2016-12-30发布 2017-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33415—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义、何文菊、陈泽林、史丽萍、翟伟、任秋兰、赵雪、谭亚芹、杨毅、刘延祥、王娟、 杨会杰、孔凡亮、马昕婷、刘亮。 I GB/T33415—2016 针灸异常情况处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针灸异常情况的术语和定义、不良现象、处理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针灸异常情况的处理操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WS2992008乙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针灸异常情况 acupunctureabnormal condition 在针灸治疗过程中,由于术者操作不当或患者自身原因,发生的与治疗目的不相符合的不良现象。 3.2 晕针fainting during acupuncture 在针刺过程中,患者突然出现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心慌气短、倦怠乏力、恶心欲呕、身出冷汗,甚至 晕厥的现象。 3.3 滞针sticking of needle 3.4 弯针 bending of needle 将针刺入穴后,针身在体内形成弯曲的现象。 3.5 折针breaking of needle 在针刺过程中针身折断在肌体内的现象。 3.6 后遗感lingering afteracupuncture 出针后,针刺局部仍遗留酸、胀、疼痛、麻木等不适的感觉。 3.7 气胸 pneumothorax 针刺时刺破胸膜壁层或脏层,导致气体进入胸膜腔,引起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 1 GB/T334152016 4不良现象 4.1常见的针灸不良现象包括:晕针,滞针,弯针,折针,后遗感,气胸、烫伤,感染,过敏,针灸致神经、血 管及脏器损伤等。引起针灸异常情况的原因参见附录A。 4.2晕针根据症状出现的时间可分为即时晕针和延迟晕针。即时晕针发生在针刺治疗过程中;延迟晕 针发生在针刺治疗结束后,其症状可出现在取针后数分钟乃至更长时间。 4.3晕针程度可分为轻度晕针和重度晕针。轻度晕针是指患者突然出现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心慌气 短、恶心欲呕、身出冷汗,脉象沉细;重度晕针在轻度晕针的基础上出现四肢嵌冷、神志昏迷、二便失禁、 不省人事、脉微欲绝等。 5处理方法 5.1晕针的处理方法 5.1.1轻度晕针的处理 立即停止针刺,将针全部起出,使患者平卧,头部稍低,注意通风和保暖,给饮温水或糖水,静卧片刻 至症状消失。 5.1.2重度晕针的处理 在上述处理基础上,针刺人中、素、内关、足三里,或灸百会、气海、关元等穴。必要时配合其他急 救措施。病情缓解后,适当休息。 5.2滞针的处理方法 因患者精神紧张者,做好解释工作,消除紧张情绪,循按拍打滞针局部,或适当延长留针时间,缓解 肌肉紧张状态。 因单向捻转过度,向相反方向回捻,并用刮柄、弹柄法 因患者移动体位引起者,嘱患者慢慢恢复原来的体位。 必要时可在滞针远端浅刺1针。不强力硬拔 5.3弯针的处理方法 出现弯针后,不再行提插、捻转等手法 因患者移动体位所致,崛患者慢慢恢复原来的体位 针身轻微弯曲,将针身慢慢退出;弯曲角度较大,先使局部的组织皮肤放松,再顺着弯曲的方向将针 退出。针身弯曲不止一处,观察针身弯曲的方向,分段逐渐退出。 不强力硬拔, 5.4折针的处理方法 惠者不要移动体位,以防折针向肌肉深层陷入。 断端露在体表,用手指或镊子将针起出;断端与皮肤相平,用拇、食二指顺针身方向挤压针孔两旁, 使断针暴露体外,持镊子将针取出;断端全部陷人肌肉,请外科会诊 5.5后遗感的处理方法 轻者在局部上下循经按压、热敷或按摩;重者局部加以艾灸。 2
GB-T 33415-2016 针灸异常情况处理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赞助3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3元下载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1-21 17:31:15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825.6 KB)
分享
友情链接
GB-T 40170-2021 质粒抽提及检测通则.pdf
GB-T 11017.3-2014 额定电压110kV Um=126kV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 第3部分:电缆附件.pdf
GB-T 9254.1-2021 信息技术设备、多媒体设备和接收机 电磁兼容 第1部分:发射要求.pdf
DB42-T 1674-2021 电加热模锻生产过程节能管理规范 湖北省.pdf
GB-T 16457.2-2023 金刚石圆锯片基体 第2部分:用于烧结锯片.pdf
DB13-T 5134-2019 回转式翻车机系统节能技术规范 河北省.pdf
GB-T 15776-2016 造林技术规程.pdf
GM-T 0013-2021 可信计算 可信密码模块接口符合性测试规范.pdf
DB11-T 1640-2019 冷库系统节能监测 北京市.pdf
GB-T 37756-2019 产品水足迹评价和报告指南.pdf
GB-T 20000.11-2016 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11部分:国家标准的英文译本通用表述.pdf
DB32-T 4640-2024 燃气工业锅炉节能监测规范 江苏省.pdf
GB-T 17872-2009 江海直达货船船型尺度系列.pdf
HJ-T 166-2004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pdf
DB15-T 1198-2017 危险化学品行业反恐怖防范要求 内蒙古自治区.pdf
GB-T 29157-2012 浮法玻璃生产生命周期评价技术规范 产品种类规则.pdf
GB-T 37950-2019 信息安全技术 桌面云安全技术要求.pdf
GB-T 22342-2022 石油天然气钻采设备 井下安全阀系统设计、安装、操作、试验和维护.pdf
T-COS 013—2023 装甲车辆动力及传动系统试验要求.pdf
T-GDYLSH 2.1—2022 旅居养老服务 第1部分:总则.pdf
1
/
3
7
评价文档
赞助3元 点击下载(825.6 K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3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