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最全专利文库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文件分类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批量下载
ICS 67.060 CCS B 20 34 安 徽 省 地 方 标 准 DB34/T 2101—2022 代替 DB34/T 2101-2014 江淮地区稻–麦周年平衡生产技术规程 Production cultivation regulation for wheat-rice cropping syetem in jianghuai region 2022 - 03 - 29 发布 2022 - 04 - 29 实施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34/T 2101—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 DB34/T 2101—2014《江淮地区稻–麦周年平衡增产技术规程》,与 DB34/T 2101—2014 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 标准名称修改为:江淮地区稻–麦周年平衡生产技术规程; b) 品种搭配中修改了小麦品种类型(见第 6 章); c) 茬口配置中修改了水稻播栽期和小麦播种期(见第 7 章); d) 增加了秸秆还田(见第 8 章); e) 增加了水稻栽植行株距配置(见 9.2); f) 增加了水稻施肥的部分措施(见 9.3); g) 增加了小麦播种机械的部分指标(见 10.1); h) 增加了小麦施肥的部分措施(见 10.2)。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安徽农业大学提出。 本文件由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安徽农业大学、颍上县农业绿色发展推进中心、安徽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庐江 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南京农业大学、肥东县农业农村局、天长市现代农业产业园管理服务中心、舒城 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泗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中联智慧农业股份有限公司、霍山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舒城县东方粮油种植专业合作社、江苏省现代作物生产协同创新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武立权、胡丽玲、康子领、柯健、吴周、何海兵、尤翠翠、李刚华、王华斌、 袁永强、孙如银、范国斌、于丹莉、周兵、吴小文、吴晨阳、郭爽爽、彭绍春、葛义学。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 2014年首次发布为 DB34/T 2101—2014,2022年第一次修订。 I DB34/T 2101—2022 江淮地区稻-麦周年平衡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江淮地区稻–麦周年平衡生产的产地环境条件、产量指标、品种搭配、茬口配置、秸 秆还田、水稻栽培和小麦栽培等技术。 本文件适用于江淮地区稻–麦周年平衡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分:禾谷类 NY/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DB34/T 2338 水稻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DB34/T 2970 小麦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DB34/T 3743 机插水稻基质育秧技术规程 DB34/T 3873 麦茬水稻气候智慧型生产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周年平衡生产 annual balanced production of rice and wheat 依据温光资源分配特征及水稻、小麦栽培生理的互补规律,对水稻–小麦周年农艺措施进行统筹安 排,实现水稻与小麦两季作物产量和效益的整体提升。 4 产地环境条件 产地环境应符合 NY/T 5010 的规定。 5 产量指标 2 2 2 2 周年产量 1050 kg/667 m ~1200 kg/667 m ,其中小麦产量 400 kg/667 m ~450 kg/667 m ,水 2 2 稻产量 650 kg/667 m ~750 kg/667 m 。 6 品种搭配 1 DB34/T 2101—2022 选用合法的适宜江淮地区种植的中籼稻或中粳(糯)稻品种,籼稻生育期 135 d~145 d,粳(糯) 稻生育期 145 d~155 d。小麦选用合法的半冬性偏春或春性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 GB 4404.1 的要求。 7 茬口配置 水稻适宜播种期为 5月15日~5月20日,移栽期 6月5日左右;小麦适宜播种期为 10月20日~10月 30日。 8 秸秆还田 8.1 秸秆粉碎 水稻和小麦收割时选择装有秸秆粉碎装置的联合收割机进行作业,将秸秆粉碎并均匀抛撒。秸秆留 茬高度不大于 15 cm,秸秆长度不大于 10 cm。 8.2 旋耕埋茬 小麦秸秆旋耕埋茬深度 ≥10 cm,埋茬覆盖率 ≥85%。水稻秸秆宜旋耕埋茬作业 2 次,埋茬深度 ≥12 cm,碎土系数 ≥90%。 9 水稻栽培 9.1 机插育秧 基质育秧按 DB34/T 3743 的规定执行。 9.2 栽插密度 籼稻行株距 30 cm×12 cm~14 cm,粳(糯)稻行株距 25 cm×12 cm~14 cm。 9.3 施肥 2 2 籼稻纯N总施用量 13 kg/667 m ~14 kg/667 m ,基肥:分蘖肥:保花肥 = 4:3:3;粳(糯)稻 2 2 纯N总施用量 16 kg/667 m ~18 kg/667 m ,基肥:分蘖肥:促花肥:保花肥 = 4:2:2:2。根据地力 适当调整施N量,根据穗期叶色,调节穗肥用量。N:P2O5:K2O = 1:0.4~0.5:0.7~0.8。根据当地测 土配方结果配施硅肥和锌肥。 9.4 水浆管理 按 DB34/T 3873 的规定执行。 9.5 病虫害综合防治 按 DB34/T 2338 的规定执行。 10 小麦栽培 10.1 整地播种 2 DB34/T 2101—2022 10.1.1 整地 使用施肥、播种、开沟、镇压一体机进行复合式作业。田内“三沟”深度分别达到 20 cm、25 cm、 35 cm 左右;田外大沟深 60 cm~80 cm;畦沟间隔 3 m~4 m。做到沟沟相通,横沟与田外沟渠相通。 10.1.2 播种 机播行距 20 cm~25 cm,播深 3 cm~4 cm,匀速作业,播行直,地头整齐,无断垄、漏播、重播 2 2 2 现象。适宜播期内播种量为 13 kg/667 m ~15 kg/667 m ,播期每推迟 2 d,播种量增加 0.5 kg/667 m 。 10.2 施肥 2 2 10.2.1 小麦纯 N 总施用量 14 kg/667 m ~16 kg/667 m ,基肥:拔节肥 = 5:5。根据地力高低适当 调整施氮量,根据返青期苗情,及时调节拔节肥用量和施用时间。N:P2O5:K2O = 1:0.4~0.5:0.6~ 0.8。 10.2.2 根据当地测土配方结果配施硅肥和锌肥。 10.3 田间管理 10.3.1 苗期管理 10.3.1.1 冬灌 对秸秆还田、土壤悬空不实或缺墒的麦田应进行冬灌。冬灌时间一般在日平均气温 3°C 左右时进 行,在封冻前完成。 10.3.1.2 中耕镇压 对群体过大过旺麦田,采取深中耕断根或镇压。对秋冬雨雪偏少,墒情较差,且坷垃较多的麦田应 在冬前适时镇压。 10.3.2 中后期管理 10.3.2.1 化控防倒 对有旺长趋势的麦田,在小麦起身期进行化控,时间在基部第一节间定长之前。 10.3.2.2 防治冻害 拔节期前后,在寒流来临之前,采取浇水、喷洒防冻剂等措施预防晚霜冻害。冻害发生后,及时浇 2 水、施肥,一般每 667m 追施尿素 5 kg~10 kg。 10.3.2.3 降湿壮根 春季及时疏通“三沟”,保证排水畅通。 10.4 病虫害防治 防治方法按 DB34/T 2970 的规定执行。 3
DB34-T 2101-2022 江淮地区稻-麦周年平衡生产技术规程 安徽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赞助3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3元下载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09-29 01:15:55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487.1 KB)
分享
友情链接
GB-Z 20986-2007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安全事件分类分级指南.pdf
DB23-T 3277—2022 数字化农业服务信息系统建设规范 黑龙江省.pdf
GB-T 41843-2022 功能、残疾、健康分类的康复组合评定.pdf
GB-T 30257-2013 节能量测量和验证技术要求 通风机系统.pdf
DB34-T 3047-2017 普通干线公路施工标准化指南 安徽省.pdf
DB4403-T 422.1—2024 诚信计量管理规范 第1部分:通则 深圳市.pdf
DB44-T 297-2019 温泉服务 温泉沐浴服务要求 广东省.pdf
GB-T 2694-2018 输电线路铁塔制造技术条件.pdf
DB31-T 367-2022 黄浦江游览船及码头运营设施与服务质量要求 上海市.pdf
GB-T 41870-2022 工业互联网平台 企业应用水平与绩效评价.pdf
GB-T 28032-2011 静电成像墨粉用树脂.pdf
DB31-T 1363-2022 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卫生管理要求 上海市.pdf
T-CPMA 025—2021 预防接种车基本功能标准.pdf
GB-T 12967.3-2022 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膜及有机聚合物膜检测方法 第3部分:盐雾试验.pdf
GA-T 1788.4-2021 公安视频图像信息系统安全技术要求 第4部分:安全管理平台.pdf
GB-T 32746-2016 岩土工程仪器信号与接口.pdf
GB-T 23696-2017 证券及相关金融工具 交易所和市场识别码.pdf
T-CEC 633—2022 电力北斗输电线路舞动监测接收机技术规范.pdf
GB-Z 10096-2022 齿条精度.pdf
GB-T 17639-2023 土工合成材料 长丝纺粘针刺非织造土工布.pdf
1
/
3
7
评价文档
赞助3元 点击下载(487.1 K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3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