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最全专利文库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文件分类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批量下载
ICS65.020.01 CCSB21DB63 青海省地方标准 DB63/T2140—2023 藜麦良种繁育技术规范 2023-06-01发布 2023-07-01实施 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63/T2140—2023 I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青海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省农作物种子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志国、马德林、李小飞、李万才、赵亚利、俄日格力、马玉清、郭仁世、丁 秀芳、张亚东、张业猛、邢瑜、朱丽丽、王元杰、张建山、柏章荣、宋继昌、张林春、蔡明孝、柳雄、 李高睿。 本文件由青海省农业农村厅监督实施。 DB63/T2140—2023 1藜麦良种繁育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藜麦良种生产的繁种田要求、繁育方法、生产技术、去杂、收获与贮藏、质量检验等 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各级农业科研、教学、推广、生产单位和种子部门对藜麦品种的推广、品种繁育和生 产经营。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3543.1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总则 GB4407.2经济作物种子第2部分:油料类 GB/T7415农作物种子贮藏 GB/T8321.5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五) GB/T8321.10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十) DB63/T2030藜麦观察记载标准 DB63/T2040藜麦主要害虫绿色防控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繁种田要求 4.1土壤选择 选择地势平坦、土壤pH值小于8.2以下的地块种植,忌连作。 4.2隔离条件 具有天然屏障隔离的地区,周围500.00m范围内不得有其他藜麦品种种植;无天然屏障隔离的地区, 周围600.00m范围内不得有其他藜麦品种种植。 5繁育方法 5.1原原种生产 5.1.1育种家种子生产原原种 从育种家种子繁种田收获后,直接进行大田生产与繁殖出来的种子。 DB63/T2140—2023 25.1.2育种家种子保存后生产原原种 育种家种子在适宜的保存条件下,经过几年贮藏,在若干年后将低时代的育种家种子经大田繁殖和 混选而生产出来的种子。 5.2原种生产 5.2.1繁殖方法 主要选择方法如下: a)单株选择法:上年选择的单株单独种植,当年采取隔离方式,观察不同生育阶段藜麦植物学特 征表现,去除杂株和劣株,单株收获。包括单株套袋选择、单株主花序基部结实小穗选择和单 株整穗选择法等; b)混合选择法:上年选择混合系,分系种植,当年采取隔离方式,观察不同生育阶段藜麦植物学 特征表现,去除杂株和劣株,混系收获; c)分层混合选择法:上年分组混合选择的品系,在分层混选基础上再进行混选的混选系,当年采 取隔离方式,观察不同生育阶段藜麦植物学特征表现,去除杂株和劣株,混系收获。 5.2.2适用范围 按下列要求执行: a)新育成品种:在品种育成初期田间性状整齐一致、综合性状较好的田块,根据品种特征特性采 用混合选择法进行田间选择; b)种植一定年限品种:在田间有少量分离和混杂现象的地块,根据品种特征特性,选择代表性的 单株,混合脱粒; c)有混杂退化品种:在田间有少量分离和混杂现象的地块,且分离退化的性状为非典型形状的品 种,按照品种特征特性和非典型性状的差异进行单株选择,混合脱粒。 5.3良种生产 利用繁殖生产的原种,在隔离区内按照品种栽培技术要求,进行扩大繁殖和生产。 6生产技术 6.1施肥 有机肥选用商品有机肥,使用量为3000.000t/hm2~4500.000t/hm2(200.00kg/666.70㎡~300.00 kg/666.70㎡)。基肥折合纯氮0.192t/hm2~0.254t/hm2(12.80kg/666.70㎡~16.90kg/666.70㎡)、 五氧化二磷0.138t/hm2~0.207t/hm2(9.20kg/666.70㎡~13.80kg/666.70㎡)。 6.2覆膜除草 播种前选用黑色地膜,全田覆盖防除杂草。 6.3播种 6.3.1播种期 气温稳定达到5℃~10℃时播种。 DB63/T2140—2023 36.3.2播种方法 按下列要求执行: a)机械播种:采用精量播种覆膜方法,一次性完成施肥、播种等作业;根据膜宽和垄距确定种 植行数和行距,行距30.00cm~40.00cm,株距20.00cm~33.00cm,播种深度3.00cm~ 5.00cm,每穴播2粒~3粒; b)人工播种:点播或滚动式播种器穴播,行距35.00cm~40.00cm,株距20.00cm~25.00cm, 播种深度3.00cm~5.00cm,每穴播2粒~3粒,播后覆盖播种孔。 6.3.3播种量 播种量0.004t/hm2~0.006t/hm2(0.25kg/666.70㎡~0.40kg/666.70㎡),每公顷保苗7.500 万株~9.000万株(每666.70平方米为5000.00株~6000.00株)。 6.4田间管理 6.4.1灌溉 有灌溉条件的地区,在6叶期、现蕾期、开花期、灌浆期等生长时期根据土壤墒情灌水2次~4次。 6.4.2追肥 现蕾期采用人工或机械追施化肥,折合纯氮0.069t/hm2~0.104t/hm2(4.60kg/666.70㎡~6.90 kg/666.70㎡),五氧化二磷0.035t/hm2~0.069t/hm2(2.30kg/666.70㎡~4.60kg/666.70㎡)。 6.4.3病虫害防治 田间病害防治参照GB/T8321.5执行,虫害防治参照GB/T8321.10和DB63/T2040执行。 7去杂 7.1出苗期 根据子叶颜色、幼苗形状、颜色,结合间苗、定苗进行。性状记载标准按照DB63/T2030执行。 7.2现蕾期 根据株型、叶片形状、叶色、表皮囊细胞颜色等性状进行。性状记载标准按照DB63/T2030执行。 7.3初花期 根据开花时间及株型、穗型、穗色、叶片形状、叶色、表皮囊细胞、茎秆颜色等性状进行。性状记 载标准按照DB63/T2030执行。 7.4灌浆期 根据穗型、穗色、分枝状态、茎秆颜色及成熟期等性状进行。性状记载标准按照DB63/T2030执行。 7.5收获期 收获前,根据穗型、穗色、分枝状态及成熟期等性状进行。性状记载标准按照DB63/T2030执行。
DB63-T 2140-2023 藜麦良种繁育技术规范 青海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赞助3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3元下载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6-17 05:46:24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315.2 KB)
分享
友情链接
T-CVIA 02-2017 健康显示器件第2部分 显示器用低蓝光显示器件技术要求与测试方法.pdf
算力网络安全白皮书 .pdf
专利 一种温控板及电池箱.PDF
T-ZSFX 007—2020 中山装工业化生产技术规范.pdf
DB61-T 1505-2021 数字化转型 企业新型能力识别技术规范 陕西省.pdf
基于内生安全框架的面向数字化转型的网络安全防御体系.pdf
SY-T 7651-2021 储气库井运行管理规范.pdf
DB23-T 1574—2020 森林火灾林木损失调查评估技术规程 黑龙江省.pdf
GB-T 18521-2001 地名分类与类别代码编制规则.pdf
GM-T 0005-2012 随机性检测规范.pdf
T-GHDQ 1—2017 高寒地区纯电动乘用车技术条件.pdf
思度安全-DSMM-008 数据分类分级管理规范V1.0.pdf
T-CAAM 016—2014 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过敏性鼻炎.pdf
GB-T 32856-2016 高压电能表通用技术要求.pdf
GB-T 35319-2017 物联网 系统接口要求.pdf
GB-T 26528-2011 防水用弹性体(SBS)改性沥青.pdf
思度安全-DSMM-012 数据接口安全管理规范V1.0.pdf
GB-T 39156-2020 大规格陶瓷板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pdf
DB11-T 715-2018 公共汽电车场站功能设计要求 北京市.pdf
GM-T 0010-2012 SM2密码算法加密签名消息语法规范.pdf
1
/
3
5
评价文档
赞助3元 点击下载(315.2 K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3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