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最全专利文库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文件分类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批量下载
甘肃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 野生动物保护法》办法 (1990年10月31日甘肃省第七届人民代 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 2004 年6月4日甘肃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 委员会第十次会议第一次修正 2010年9月 29日甘肃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 会第十七次会议第二次修正 2018年11月 29日甘肃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 会第七次会议修订)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保护野生动物,拯救珍贵、濒危野生动 物,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结合本省实际,制定 — 1 — 本办法。 第二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野生动物保护及相关活 动,适用本办法。 法律、行政法规对野生动物保护已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执 行。 第三条 本办法规定保护的野生动物,是指国家重点保 护的珍贵、濒危的陆生、水生野生动物,有重要生态、科 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以及省重点保护的陆生、水 生野生动物。 本办法保护的野生动物及其制品,是指野生动物的整体 (含卵、蛋)、部分及其衍生物。 珍贵、濒危的水生野生动物以外的其他水生野生动物的 保护管理,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等有关法律法规 的规定。 第四条 野生动物资源属于国家所有。 从事野生动物科学研究、人工繁育等保护及相关活动的 组织和个人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第五条 野生动物保护实行保护优先、规范利用、严格 监管的原则,鼓励开展野生动物科学研究,增强公民保护野 生动物的意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 2 — 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制定野生动物及其栖息 地相关保护规划和措施,保护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并将野 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保护和管理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 本办法规定的野生动物栖息地,是指野生动物野外种群 生息繁衍的重要区域。 第七条 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保护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 的义务。禁止违法猎捕野生动物、破坏野生动物栖息地。 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权向有关部门和机关举报或者控告 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及本办法的行为。 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机关对举报或者控 告应当及时依法处理。 第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分 别主管本行政区域内陆生、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工作,其 所属的野生动物保护机构负责组织实施。 其他各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野生动物保护 工作。 第九条 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通过捐赠、资 助、志愿服务等方式参与野生动物保护活动,支持野生动物 保护公益事业。 第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野生动物保护的宣传教 — 3 — 育和科学知识普及工作,鼓励和支持基 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社会组织、 企业事业 单位、志愿者开展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 规和保护知识的宣传活动。 教育行政部门、学 校应当对学生进行野生动物保护知识 教育。 新闻媒体应当开展野生动物保护法律和保护知识的宣 传,对违法行为进行 舆论监督。 第十一条 每年4月为“甘肃省保护野生动物宣传 月”,4月24日至30日为“甘肃省 爱鸟周”。 “宣传月 ”和“爱鸟周”期间,各级人民政府 统一组织 进行保护野生动物的宣传、教育活动。 第十二条 在野生动物保护和科学研究方 面成绩显著的 组织和个人, 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给予奖励。 第二章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保护 第十三条 国家对野生动物实行分 类分级保护,对珍 贵、濒危的野生动物实行重点保护。 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分为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和二级 保护野生动物,国家重点野生动物保护 名录以国务 院批准公 布为准。 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是指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以外, — 4 — 由省人民政府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名 录,由省人民政府组织科学 评估后制定、 调整并公 布。 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 名录,以 国务院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组织科学 评估后制定、 调整并 公布的为准。 第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 应当每五年组织或者委 托有关科学研究机构对野生动物及其 栖息地 状况进行调查、监测和评估,建立健全野生动物及其 栖息地 档案。 对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 状况的调查、监测和评估应当包 括下列内容: (一)野生动物野外分 布区域、种群 数量及结构 ; (二)野生动物栖息地的 面积、生态 状况; (三)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的主要 威胁因素; ( 四)野生动物人工繁育 情况等其他 需要调查、监测和 评估的内容。 第十五条 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 名录,以国务 院野生动 物保护主管部门公 布为准。 省人民政府依法划定本省相关自然保护区域,保护野生 动物及其重要栖息地,保护、 恢复和改善野生动物生 存环 — 5 — 境。对不具备划定相关自然保护区域条 件的,县级以上人民 政府可以采取划定禁猎(渔)区、规定禁猎(渔) 期等其他 形式予以保护。 禁止或者 限制在相关自然保护区域内 引入外来物种、 营 造单一纯林、过 量施洒农药等人为 干扰、威胁野生动物生息 繁衍的行为。 相关自然保护区域,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划定和管 理。 第十六条 在相关自然保护区域和禁猎(渔)区、禁猎 (渔) 期内,禁止猎捕以及其他 妨碍野生动物生息繁衍的活 动,但法律法规 另有规定的 除外。 野生动物 迁徙洄游期间,在前款规定区域外的 迁徙洄游 通道内,禁止猎捕并严格 限制其他 妨碍野生动物生息繁衍的 活动。 迁徙洄游通道的范围以及妨碍野生动物生息繁衍活动 的内容,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 规定并公 布。 第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在 编制有关 开发利用规划时,应当 充分考虑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保护的 需要,分 析、预测和评估规划实施 可能对野生动物及其栖息 地保护 产生的整体 影响,避免或者减少规划实施 可能造成的 — 6 — 不利后果。 禁止在相关自然保护区域建设法律法规规定 不得建设的 项目。机场、铁路、公路、水利水 电、围堰等建设 项目的选 址选线,应当 避让相关自然保护区域、野生动物 迁徙洄游通 道;无法避让的,应当 采取修建野生动物通 道、过鱼设施等 措施, 消除或者减少对野生动物的 不利影响。 建设 项目可能对相关自然保护区域、野生动物 迁徙洄游 通道产生影响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部门在 审批环境 影响评价文件时,涉及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应当 征求 国务院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意 见;涉及省重点保护野生动 物的,应当 征求省人民政府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意 见。 第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 应当积极组织社会各方 面力量,采取措施, 改善野生动物的 栖息地和 食物条件。 在野生动物重要的栖息地禁止 使用有毒有害药物,禁止 破坏巢、穴、洞,禁止 污染栖息地 环境。 第十九条 在法律法规 允许的范围内,开展 观看野生动 物的旅游活动或者进行野生动物的 摄影、摄像等,应当 遵循 警示要求,不得干扰野生动物正常栖息, 不得破坏栖息地的 生态环境。 — 7 — 第二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应 当监视、监测环境对野生动物的 影响。因环境影响对野生动 物造成危害时,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进 行调查处理。 野生动物受 到自然灾害、重大 环境污染事故等突发事件 威胁时,当地人民政府应当及时 采取应急救助措施、 减少损 失。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国家 有关规定组织开展野生动物 收容救护工作。 单位和个人对 伤 病、受困、迷途的野生动物,应当 尽力抢救,严禁捕 杀,并 及时报告当地人民政府或者其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 禁止以野生动物 收容救护为 名买卖野生动物及其制品。 第二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 门、兽医主管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对野生动物 疫源疫病 进行监 测和检测,组织开展预 测、预报等工作,并按照规定 制定野生动物 疫情应急预案,报同级人民政府 批准或者备 案。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 兽医主管部 门、卫生主管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负责与人 畜共患传染 病有关的动物传 染病的防治管理工作。 — 8 —
法律法规 甘肃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办法2018-11-29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赞助3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3元下载
本文档由 思考人生 于
2023-12-24 04:57:39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314.9 KB)
分享
友情链接
DB11-T 1536-2018 水泵节能监测 北京市.pdf
GB-T 33840-2017 水套加热炉通用技术要求.pdf
GB/T 40009-2021 废轮胎、废橡胶热裂解技术规范.pdf
GB-T 20626.1-2017 特殊环境条件 高原电工电子产品 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pdf
T-SDXXHQ 002—2022 山东省中小学学生配餐营养设计指南.pdf
炼石 以数据为中心的安全技术框架.pdf
TB-T 30004-2021 铁路货物装载加固技术要求.pdf
GA-T 1720-2020 移动警务 数字证书格式要求.pdf
GB-T 33482-2016 党政机关电子公文系统建设规范.pdf
DB65-T 4075-2017 电子政务外网承载规范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pdf
GB-T 40645-2021 信息安全技术 互联网信息服务安全通用要求.pdf
GB-Z 43030-2023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网络安全.pdf
GB-Z 18906-2002 开放式电子图书出版物结构.pdf
DB2201-T 31-2023 政务云服务与接入安全管理规范 长春市.pdf
GB-T 21064-2007 电子政务系统总体设计要求.pdf
GB-T 31402-2023 塑料和其他无孔材料表面抗菌活性的测定.pdf
GB-T 31464-2022 电网运行准则.pdf
GB-T 26093-2010 齿轮双面啮合综合测量仪.pdf
邢台市工业企业大气污染防治条例.pdf
T-CQJR 001—2022 绿色金融数字化平台建设指南.pdf
1
/
3
15
评价文档
赞助3元 点击下载(314.9 K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3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