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最全专利文库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文件分类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批量下载
苏州市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 (2003年5月16日苏州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 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2003年6月24日江苏省第十 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批准 根据 2004年7月21日苏州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 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 2004年8月20日江苏省第十 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批准的《苏州 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苏州市危险废物 污染环境防治条例〉的决定》第一次修正 根据2018年 10月25日苏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 十五次会议通过, 2018年11月23日江苏省第十三届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批准的《苏州市人 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苏州市禁止猎捕陆生 野生动物条例〉等五件地方性法规和废止〈苏州市航道 管理条例〉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 1 ─ 第二章 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预防 第三章 危险废物处置 第四章 危险废物经营和转移管理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危险废物管理,防治危险废物污染,保护 和改善环境,保障人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 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江苏省固体废 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 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危险废物的产生、收集、运输、贮存 、 利用、处置和监督管理等活动,应当遵守本条例。国家对危险废 物豁免管理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 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 有危险特性的废物,以及国家和地方标准规定按照危险废物处 理的废物。 第四条 防治危险废物污染环境,实行预防为主、集中控制 、─ 2 ─全过程监管和污染者承担治理责任的原则,促进危险废物的减 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支持与鼓励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 危险废物资源的综合利用。 第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工 作的领导,将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工作纳入环境保护规划。 市人民政府应当对危险废物集中贮存、处置场所进行统一规 划、合理布局和选址。市和县级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统一规 划要求,将危险废物集中贮存和处置设施、场所的建设纳入城市 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 第六条 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市危险废物污染环 境防治工作的统一监督管理;县级市、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工作的统一监督管理。 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委托危险废物管理机构开展 危险废物管理工作。 对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工作实施监督管理的其他有关部门 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下列职责: (一)经济贸易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协调清洁生产促进 工作和危险废物的综合利用,减少危险废物产生量; (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医 疗废物处置的卫生监督管 理;─ 3 ─ (三)海关负责走私危险废物的稽查工作,负责保税区、出 口加工区等海关监管区域内危险废物 核销、出区的监督管理; (四)公安、交通、质量技术监督、劳动保障等行政主管部 门根据各自的职责,做好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的有关监督管 理工作。 第七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造 成危险废物污染环境的 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 第二章 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预防 第八条 建设产生危险废物的 项目和建设贮存、利用、处置 危险废物的项目,必须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防治污染的设 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制度。 不得批准产生危险废物无法处置的建设 项目。 第九条 饮用水源保护区、居民区、科研文教区和省级以上 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基本农田保护区,以及其他 需要特别 保护的区域范围内,禁止建设危险废物集中收集、贮存、利用和 处置的设施、场所。 本条例施行前在前款规定区域内已建的危险废物集中收集、 贮存、利用和处置的设施、场所, 由市或者县级市、区人民政府 责令限期停用或者搬迁。─ 4 ─第十条 产生危险废物的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向县级市、区环 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进行 申报登记。原申报登记内容需要变更的, 应当在发生改变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向原申报登记的环境保护 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变更手续。 第十一条 收集、贮存、运输、处置危险废物的设施、场所, 必须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志。 收集、贮存危险废物,应当根据危险废物的特性,选 择安全 的包装材料和包装方式分类包装,包装物和容器的外表层应当 标明危险废物的形态、性质和安全保护要求。 第十二条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危险废物污染环境 防治的监督管理部门,有 权依据各自的职责对与危险废物污染 环境防治有关的单位依法进行现场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被 检查者应当如实反映情况,提供必要的资料。 第三章 危险废物处置 第十三条 产生危险废物的单位,必须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 定处置危险废物。无处置 能力的,应当委托持有危险废物经营 许 可证的单位进行处置。不处置危险废物的, 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 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处置或者处置不符合国家和省有关规 定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指定 单位按照有关规定代为处─ 5 ─ 置,所需费用由产生危险废物的单位承担。 禁止随意抛弃、倾倒、堆放、焚烧、填埋、排放危险废物。禁止 利用渗坑、裂隙、溶洞或者稀释等方法处置危险废物。 第十四条 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危险废物, 必须采 取防渗漏、防扬散、防雨淋、防挥发、防流失等防止污染环境的有 效措施。 不得将危险废物混入生活垃圾等非危险废物中收集、贮存、 运输。 第十五条 运输危险废物,必须使用危险货物运输专用工具, 并遵守公安和交通部门的有关规定。 第十六条 鼓励回收利用危险废物。利用危险废物的,可以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 申请减征或者免征增值税。 利用危险废物,不得使用国家规定禁止采用的生产工艺和 被淘汰的设备。 利用危险废物的单位,不得将回收后未经利用的危险废物 转让或者委托给个人或者无经营许可证的单位利用。 废铅酸电池、废矿物油和废含汞灯管等危险废物应当按照国 家、省有关规定回收利用。 第十七条 对危险废物应当按照其特性 分类处置。 以焚烧方式处置危险废物的, 必须达到国家危险废物焚烧 污染控制标准,焚烧产生的残渣、飞灰,必须进行安全填埋。以─ 6 ─填埋方式处置危险废物的, 必须达到国家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 制标准。 对已被填埋的危险废物,应当 采取必要的污染防治措施。对 焚烧、填埋危险废物不符合国家污染控制标准的, 由环境保护行 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 第十八条 在医疗临床和医学、医药试验过程中产生的人及 动物的肢体、脏器及其残物和动物的尸体,必须交由持有危险废 物经营许可证的殡葬等专门单位集中处置;其他医 疗废物必须 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 由产生单位(含个体医疗机构)进行 毁形、消毒预处理,由持有危险废物经营 许可证的医疗废物集中 处置单位进行处置。 禁止回收利用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 第十九条 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等海关监管区域内的企业产 生的危险废物,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处置。 禁止进口危险废物或者过境转移危险废物。 第二十条 在产生、收集、运输、贮存、利用和处置危险废物 过程中,发生污染 事故或者其他突发性污染事件时,有关单位 必须立即采取措施,消除或者减轻污染危害,及时告知可能受 到污染危害的单位和居民,并向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和其他有关部门报告,接受调查处理。 第二十一条 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的场所、─ 7 ─ 设施、设备和容器、包装物及其他物品转作他用时,必须经过消 除污染的处理,方可 使用。但填埋危险废物的场地不得转作他用。 收集、贮存、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的设施和场所 停止使用或 者关闭时,必须按照有关技术规范采取防止污染环境的措施, 并对未处置的危险废物作 出妥善处置,由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 管部门核准,方可停止使用或者关闭。停止使用或者运行期满的 危险废物填埋场地,应当采取植被覆盖等封闭措施,并在划定 的封闭区域设置永久性标记。 第四章 危险废物经营和转移管理 第二十二条 从事收集、贮存、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经营活动 的单位,必须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 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申请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 第二十三条 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办理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延 续、变更、注销或者重新申请手续的,应当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 定办理。 第二十四条 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必须按照危险废物经营 许可 证核准的经营方式、废物类别、经营地域范围和有效期等内容从 事经营活动。 禁止无经营许可证或者不按照经营许可证核准的内容从事─ 8 ─
法律法规 苏州市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2018-11-28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赞助3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3元下载
本文档由 思考人生 于
2023-12-24 04:57:41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285.5 KB)
分享
友情链接
GB-T 42706.1-2023 电子元器件 半导体器件长期贮存 第1部分:总则.pdf
GB-T 32293-2015 真空技术 真空设备的检漏方法选择.pdf
GB-T 41703-2022 商业或工业用及类似用途的热泵热水系统设计、安装、验收规范.pdf
GB-T 41819-2022 信息安全技术 人脸识别数据安全要求.pdf
GB-T 34492-2017 500kA铝电解槽技术规范.pdf
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指引.pdf
T-GXNS 005—2023 钦州市新型鱼排建设工程技术规范.pdf
T-SDL 3.1—2021 10kV智能电缆系统技术规范 第1部分 导则.pdf
GB-T 31501-2015 信息安全技术 鉴别与授权 授权应用程序判定接口规范.pdf
GB-T 25285.1-2021 爆炸性环境 爆炸预防和防护 第1部分:基本原则和方法.pdf
DB3302-T 1122-2021 数字化车间 智能工厂评估规范 宁波市.pdf
DL-T 711-2019 汽轮机调节保安系统试验导则.pdf
T-CEC 726—2022 户用光伏发电集群控制系统技术要求.pdf
GB-T 25030-2010 建筑物清洗维护质量要求.pdf
GB-T 21697-2022 低压配电线路和电子系统中雷电过电压的绝缘配合.pdf
GB-T 41391-2022 信息安全技术 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收集个人信息基本要求.pdf
GB-T 23935-2009 圆柱螺旋弹簧设计计算.pdf
GB-T 17568-2019 γ辐照装置设计建造和使用规范.pdf
GB-T 37804-2019 冬小麦苗情长势监测规范.pdf
HS-T 15-2006 微化锆英砂的鉴定方法.pdf
1
/
3
11
评价文档
赞助3元 点击下载(285.5 K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3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