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最全专利文库
淮安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 (2018年6月20日淮安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 次会议制定2018年7月27日江苏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 员会第四次会议批准) 目录 政府组织实施、社会参与、奖惩并举,系统推进的 第一章总则 原则。 第二章行为规范 第四条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将文明行 第一节文明倡导行为 为促进工作纳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将 第二节基本行为规范 文明行为促进工作所需经费纳入公共财政预算。 第三章促进措施 第五条市、县(区)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 第一节制度保障 会统筹推进本区域内的文明行为促进工作。 第二节设施保障 市、县(区)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工作机 第四章监督检查 构具体负责本区域内的文明行为促进的规划实 第五章法律责任 施、指导协调、督促检查和评估通报等工作。 第六章附则 第六条市、县(区)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应当 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文明行为促进工作。 第一章总则 各类开发区和园区管理委员会应当做好本 区域内的文明行为促进工作。 第一条为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按照上级人 值观,传承和弘扬周恩来精神,树立文明观念,倡 民政府和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工作机构要 导和规范文明行为,治理不文明行为,提升社会 求,做好本辖区内的文明行为促进工作。 文明程度,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 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应当协助做好文明 制定本条例。 行为促进工作。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的文明行为促进 第七条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 活动,适用本条例。 应当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参与文明行为促进工 本条例所称文明行为,是指遵守宪法和法 作。 律、法规规定,符合社会道德要求,体现社会主义 国家公职人员、教育工作者以及各类先进模 核心价值观,维护公序良俗、引领社会风尚、推动 范人物应当在文明行为促进工作中起表率作用。 社会文明进步的行为。 公民应当积极参与文明行为促进活动。 第三条文明行为促进坚持党委统一领导、 —92— 第二章行为规范 生超过排放标准的噪声; (四)不得从建筑物、构筑物向外(下)抛掷物 第一节 文明倡导行为 品; (五)不得在道路上打谷晒场。 第八条倡导助人为乐。积极参与志愿服务 第十六条公民应当自觉遵守下列公共环 和扶贫济困、敬老、助残、助学、赈灾等公益活动、 境行为规范: 鼓励和支持无偿献血,鼓励捐献造血干细 (一)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大小 胞、人体组织、器官和遗体。 便,不攀折花草树木,不损毁绿地草坪; 第九条倡导见义勇为。鼓励成年公民面对 (二)不在禁烟场所吸烟,不在控制吸烟场所 不法行为和重大险情时,勇于保护国家、集体利 除指定地点以外的地点吸烟,有未成年人、孕妇 益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场时不吸烟; 第十条倡导诚实守信。人际交往守时守 (三)不随意在路面、建筑物、构筑物等设施 约,生产经营和社会服务恪守信用。 上张贴、涂写、刻画,不随意散发小广告等宣传 第十一条倡导爱岗敬业。热爱劳动,尊重 品; 劳动,尊崇职业道德,弘扬工匠精神。 (四)不得露天焚烧垃圾、秸秆、落叶、轮胎等 第十二条倡导孝老爱亲。弘扬家庭美德, 产生烟尘污染的物质; 注重家庭、家风建设,注重家教,促进幼有所教、 (五)不往路面、广场、绿化带泼酒洒污水,不往 老有所养,促进家人、亲友、邻里团结友爱和睦。 非污水管道排放污水。 第十三条倡导移风易俗。树立良好社会风 第十七条公民应当自觉遵守下列公共交 尚,破除陈规陋习;节俭举办节庆、婚丧事宜;绿 通行为规范: 色殡葬、文明祭扫。 (一)驾驶机动车不随意变道,通过路口减速 第十四条倡导绿色生活。文明就餐,适量 行驶,经过人行横道礼让行人; 点餐,不过分劝酒;低碳出行,多使用公共交通工 (二)驾驶非机动车遵照交通信号行驶,不违 具:节约能源资源,循环利用,及时关闭水、电、 反规定载人载物,不逆向行驶,不超速行驶,不超 气。 越停车线,不占用斑马线: (三)不向车(船)外抛掷物品; 第二节基本行为规范 (四)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自觉排队、有序上 下,主动为老、弱、病、残、孕、幼乘客让座,不在公 第十五条公民应当自觉遵守下列公共秩 共交通工具内喧闹、乱扔垃圾; 序行为规范: (五)行人应当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 (一)在公共场所衣着整洁,举止得体,语言 的,靠道路右侧行走;横过道路时从人行横道、过 文明,讲普通话,用规范字; 街设施通过;不闯红灯,不在人行横道滞留; (二)等候服务自觉排队,使用垂直电梯先下 (六)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应当避让执行 后上,自动扶梯有序上下; 紧急任务的警车、救护车、消防车、工程救险车等 (三)在生产、经营、生活、娱乐等活动中不产 特种车辆; — 93 — (七)机动车、非机动车应当按照标牌、标识、 (七)行人违反交通信号指示横穿道路,违反 标线的指引顺向停放。 道路通行规定在机动车道上行走,或者跨越护栏 第十八条公民应当文明旅游,服从景区景 等交通隔离设施的; 点引导、管理,保护生态环境,爱护文物古迹,尊 (八)非机动车在城市主次干道不按规定通 重当地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文化传统。 过路口、横过道路,或者在人行横道上滞留的; 第十九条公民应当爱护公用设施,合理使 (九)机动车、非机动车占用公共安全出口、 用公用设施,不得损坏、改装以及擅自占用园林 消防车通道、疏散通道、人行通道、无障碍通道等 绿化、文化体育、交通出行、环卫市政、消防安全 区域停放,或者占用公共绿地停放的。 等公用设施。 第二十条公民应当文明就医,尊重医务人 第三章促进措施 员,遵守医疗秩序,通过合法途径处理医患矛盾 和医疗纠纷。 第一节制度保障 第二十一条公民应当文明使用互联网,主 动抵制网络谣言,不编造、发布和传播虚假、恐 第二十三条市、县(区)精神文明建设指导 怖、暴力、低俗和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信息,不参 委员会应当确定年度文明行为促进工作目标,并 与涉及色情、赌博、暴力的网络游戏。 组织落实。 第二十二条重点治理下列不文明行为: 市、县(区)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工作机 (一)在广场、办公区、学校、居民生活集中 构应当加强对文明创建活动的指导,将文明行为 区、商业街区等场所使用音响器材和作业设备产 促进工作纳入文明创建测评体系,开展文明行为 生超过规定标准的噪声,干扰他人工作、学习、生 促进工作评估。 活的; 第二十四条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组织 (二)在学校、图书馆、纪念馆、博物馆、影剧 开展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行业)、文明 院、医院、商场、餐馆、候机(车)楼站等公共场所 校园、文明社区、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建立健全 内大声喧哗、粗言移语、争吵争斗的; 创建机制。 (三)在有禁烟标识的公共场所和公共交通 行业协会、基层自治组织、业主大会等应当 工具内吸烟的; 依法制定服务规范、自律章程、村规民约、居民公 (四)在学校、医院、政务服务区、商业核心 约等自律自治规范,推动文明行为促进工作。 区、商务集聚区、公共绿地、广场、旅游景区等公 第二十五条国家机关、基层自治组织、企 共场所内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的; 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应当建立健全文 (五)在城市道路、广场、政务服务区、商业核 明行为和文明行为促进工作宣传教育机制,利用 心区、商务集聚区等公共场所以及公用设施随意 现有设施发布公益广告,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营 张贴、涂写、刻画,随意散发小广告的; 造促进社会文明的氛围。 (六)携带宠物进入医院、商场、餐馆等公共 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公共媒体和广告发 场所,携带宠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清理宠物 布者应当按照相关要求,在公共媒体、户外广告 户外粪便,或者携犬外出不使用牵引带牵引的; 设施上及时发布、更新公益广告。 — 94 — 第二十六条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建立 第二十八条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建立 下列文明行为促进的保障和激励机制: 健全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优秀志愿者等文明行 (一)志愿服务保障和激励机制。建立志愿服 为先进人物的困难帮扶制度。 务组织和志愿者的注册、记录和评价制度,维护 鼓励企业和其他组织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 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的合法权益,并按照有关 用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优秀志愿者等先进人物。 规定对表现突出的个人和组织给予表扬、奖励。 公务员考录、事业单位招聘可以将文明行为 (二)慈善公益保障和激励机制。鼓励和支持 信用积分情况纳人考察内容。 慈善公益活动,依法保护慈善公益活动参与者的 合法权益。有关单位应当为开展慈善公益活动提 第二节设施保障 供场所和其他便利条件。 (三)医学捐献保障和激励机制。无偿献血者 第二十九条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 和造血干细胞、人体组织、器官捐献者。及其配 文明促进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加大对 偶、父母、配偶的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在临床用 文明促进基础设施的投入。 血、造血干细胞移植、人体组织和器官移植等方 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定期开展文明促进 面,有权依法获得优先或者优惠待遇;对表现突 基础设施综合整治工作,进行排查、修复、改造和 出的献血者和捐献者应当依法给予表扬、奖励。 提升。 (四)见义勇为保障和激励机制。落实见义勇 第三十条城市管理部门应当会同城乡规 为伤亡人员保护、优待、抚恤补助政策;尊重和保 划等部门,加强公共厕所、垃圾存放清运等环卫 护、帮助和奖励见义勇为人员。 设施、场所的规划布局和建设。 (五)文明行为信用激励机制。建立跨部门、 在商业核心区、商务集聚区、广场、公园、候 跨行业、跨区域的文明行为信用积分制度,将公 机(车

.pdf文档 法律法规 淮安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2018-08-09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法律法规 淮安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2018-08-09 第 1 页 法律法规 淮安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2018-08-09 第 2 页 法律法规 淮安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2018-08-09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考人生 于 2023-12-24 04:58:06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