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最全专利文库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文件分类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批量下载
甘肃省林木种苗管理条例 (1998年12月11日甘肃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 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 2006年6月1日 甘肃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 会议第一次修正 2010年9月29日甘肃省第十 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第二次 修正 2018年7月28日甘肃省第十三届人民代 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修订) 第一条 为了规范林木种苗的生产、经营和管理,维护林 木种苗选育者、生产者、经营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加快 林木良种化、标准化、产业化进程,支持种业科技创新,促 进林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 和国种子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 本条例。 — 1 —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林木种苗选育、生产、经 营、使用以及管理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林木种苗是指用于林业生产和国土绿 化的籽粒、果实、根、茎、苗、芽、叶、花等种植材料或者 繁殖材料。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 内的林木种苗管理工作,其所属的林木种苗管理机构负责具 体实施。其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国家和本省有关林木种苗的法律、法规 和规章; (二)编制并组织实施林木种苗的发展建设规划; (三)负责林木种苗生产、经营和质量管理,核发林木 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 (四)负责林木引种以及种质资源和新品种保护管理; (五)组织林木良种的选育、审定和推广; (六)培训林木种苗技术和管理人员; (七)对林木种苗生产和经营者提供信息服务、技术指 导; (八)依法查处有关林木种苗的行政案件。 其他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林木种苗监督管理工 — 2 — 作。 第五条 林木良种的选育,由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组织 有关科研、教学和生产单位进行。鼓励单位和个人选育林木 良种。 第六条 省林业主管部门设立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负 责全省林木良种的审(认)定。县级以上林木种苗管理机构 负责林木良种的初审和推荐。 第七条 经审定通过的林木良种,由省林木良种审定委员 会颁发林木良种证书,并由省林业主管部门公告,可以在本 省行政区域内适宜的生态区域推广,未经审定通过的,不得 作为林木良种推广和销售。从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属于 同一适宜生态区的地域引种林木良种的,引种者应当将引种 的品种和区域报本省林业主管部门备案。 通过审定的林木良种,在推广使用过程中出现不可克服 的严重 缺陷等情况不宜继续推广、销售的,经 原审定委员会 审核确认后,撤销审定,由 原公告部门发 布公告, 停止推 广、销售。 第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推广使用林木良种 造林给 予扶持。国家 投资或者国家 投资为主的 造林项目和国有林业 单位造林,应当根据林业主管部门制定的 计划使用林木良 — 3 — 种。 第九条 选育、生产林木良种实行 补贴制度。符合政策规 定的, 纳入国家林木良种培育 补助范围。 加大对林木良种选育、种质资源保护等种苗 基础性、公 益性工作以及种业创新的资 金扶持和投入。 第十条 支持科研 院所及高等院校重点开展育种的 基础 性、前沿性和应用技术研 究,以及主要 造林树种育种和 无性 繁殖材料选育等公益 性研究。 鼓励种子 企业充分利用公益 性研究成果,培育具有自主 知识产权的 优良品种;鼓励种子 企业与科研院所及高等院校 构建技术研发 平台,建立以市 场为导向、资本为 纽带、利益 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相结合的种业技术创新体 系;鼓励 育种科研人 才创新创业,维护种业科技人员的合法权益。 第十一条 单位和个人 因林业主管部门为选育林木良种建 立测定林、 试验林、优树收集区、基因库等而减少经济收入 的,批准建立的林业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 给予经 济补偿。 第十二条 植物新品种保护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执 行。 第十三条 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应当根据 造林绿化规划,按 — 4 — 照立足本地、适地适 树、超前准备、保证质量的 原则,建立 林木种苗生产 基地。 第十四条 国有苗 圃和林木良种繁育 基地要发 挥科技示 范、辐射带动作用, 采用新技术、新设备 开展生产活动,保 质保量 完成育苗生产 任务。 第十五条 鼓励、支持单位和个人自 采、自育、自用林 木种苗。各级林木种苗管理机构应当加 强技术指导,提供技 术服务。 第十六条 林木种子的 采收期由当地林业主管部门公 布。 禁止抢采掠青、损坏母树,禁止在劣质林内、 劣质母树上采 集种子。 第十七条 从事林木种苗生产经营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 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规定, 向县级以上林业主管 部门申请核发林木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有关林木种子生产 经营许可证的 申领、取得和使用等,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规定执行。 农民个人自繁自用的常规林木种苗有 剩余的,可以在当 地集贸市场上出售、 串换,不需要办理林木种子生产经营许 可证。 第十八条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 无林木种子生产经营许可 — 5 — 证或者 违反林木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规定生产、经营林木 种苗,法律 另有规定的 除外。 禁止伪造、变造、买卖、租借林木种子生产经营许可 证。 第十九条 建立由省级林木种苗管理机构 统一调剂的良种 生产供应机制,加 强林木良种 采收、加工、 检验、贮藏等全 过程管理。 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建立的林木种苗生产 基地生产的 良种,由同级林木种苗管理机构 统一调剂使用。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保 障性苗圃,满足重点工程和 造 林需要。 第二十条 工程 造林所需林木种苗,实行合同管理。工程 造林组织者或者实施主体应当 与林木种苗生产者 签订合同, 履行合同 约定。 第二十一条 经营林木种苗应当持有林木种苗质量 检验证 和产地 检疫合格证,并建立生产经营 档案。 生产经营 档案包括种苗来源、产地、 数量、质量、销售 去向、销售日 期和有关责 任人员等内 容,保证可 追溯。 销售的林木种苗应当 包装并附有标签。标签应当标 注林 木种苗 类别、树种(品种) 名称、品种审定(认定)或者 登 — 6 — 记编号、品种适宜种植区域及 季节、生产经营者及 注册地、 质量指标、 检疫证明编号、林木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编 号和 信息代 码,以及国家林业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事 项。 林木种苗生产经营者对标 签标注内容的真实性和种苗质 量负责。 第二十二条 林木种苗生产经营者应当 遵守有关法律法规 的规定, 诚实守信,向种子使用者提供种子生产者信息、林 木种苗的主要 性状、主要 栽培措施、适应 性等使用条件的 说 明、风险提示与有关咨询服务,不得作 虚假或者引人 误解的 宣传。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 非法干预林木种苗生产经营者的生 产经营自主权。 第二十三条 运输或者邮寄林木种苗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 规的规定进行 检疫。 第二十四条 依法保护林木种质资源,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 得侵占和破坏林木种质资源。 禁止采集或者采伐国家重 点保护的 天然种质资源。 因科 研等特殊情况需要采集或者采伐的,应当依法审 批。 第二十五条 省林业主管部门可以根据 需要建立林木种质 资源库、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区或者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地,对 — 7 — 下列林木种质资源 予以保护: (一) 列入国家和省重 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的林木种质 资源; (二) 珍稀濒危的林木种质资源; (三)具有 特殊价值的林木种质资源; (四)其他 需要保护的林木种质资源。 占用种质资源 库、种质资源保护区或者种质资源保护地 的,需经原设立机关同 意。 第二十六条 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定 期组织林木种 质资源 调查,建立林木种质资源 档案。对种子 园、母树林、 无性系采穗圃、优良林分、优良单株、珍稀树木以及其他具 有特殊价值的林木种质资源, 确定保护范 围,设立保护标 志,加强保护管理。 第二十七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 向境外提供种质资源,或 者与境外机构、个人 开展合作研 究利用种质资源的,应当 向 省林业主管部门提出 申请并提交国家共 享惠益的方案,审核 后,报国务 院林业主管部门 批准。 第二十八条 省人民政府建立种子 储备制度,主要用于 发生灾害时的生产 需要及余缺调剂,对储备的种子应当定 期 检验和更新。 — 8 —
法律法规 甘肃省林木种苗管理条例2018-07-28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赞助3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3元下载
本文档由 思考人生 于
2023-12-24 04:58:08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291.4 KB)
分享
友情链接
GB-T 12727-2023 核电厂安全重要电气设备鉴定 IEC IEEE 60780-323-2016.pdf
GB-T 33767.5-2018 信息技术 生物特征样本质量 第5部分:人脸图像数据.pdf
GB-T 41274-2022 可编程控制系统内生安全体系架构.pdf
GB-T 26466-2011 固定式高压储氢用钢带错绕式容器.pdf
GB-T 19438.1-2004 禽流感病毒通用荧光 RT-PCR 检测方法.pdf
GB-T 28583-2012 供电服务规范.pdf
ISO IEC 19770-11 2021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IT asset management — Part 11 Requirements for bodies providing audit and certification of IT asset management systems.pdf
Oracle安全配置基线.doc
GB-T 3977-2008 颜色的表示方法.pdf
GBT 9452-2023 热处理炉有效加热区测定方法.pdf
TB-T 2092-2018 简支梁试验方法 预应力混凝土梁静载弯曲试验.pdf
GB-T 41773-2022 信息安全技术 步态识别数据安全要求.pdf
GB-T 8843-2002 工程船术语.pdf
逐浪大模型:互联网巨头的AI野望.pdf
DB1506-T 33-2023 露天煤矿智能化建设与管理规范 鄂尔多斯市.pdf
GB 18614-2012 七氟丙烷(HFC227ea)灭火剂.pdf
T-CSAE 252—2022 智能网联汽车车载端信息安全测试规程.pdf
GB-T 17145-1997 废润滑油回收与再生利用技术导则.pdf
GB-T 32808-2016 阀门 型号编制方法.pdf
T-WCGH 002—2022 武夷岩茶冲泡品鉴茶具.pdf
1
/
3
13
评价文档
赞助3元 点击下载(291.4 K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3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