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最全专利文库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文件分类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批量下载
厦门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第三十号) 《厦门经济特区多规合一管理若干规定》已于 2016 年 4 月 28 日经厦门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 务委员会第三十五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 2016 年 5 月 1 日起施行。 厦门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16 年 4 月 29 日 厦门经济特区多规合一管理若干规定 ( 2016 年 4 月 28 日厦门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五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多规合一管理,优化城乡 空间布局,提高规划水平,提升行政审批效能,促 进政府职能转变,推动美丽厦门战略规划的实施, 遵循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结合厦门经 济特区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多规合一,是指建立以 空间战略规划为统领,协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保 护规划等涉及空间的规划,构建业务协同和建设 项目审批信息管理的平台,完善建设项目的生成 与审批制度,实现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 化的制度安排。 本规定所称空间战略规划,是指市人民政府 根据国家、省发展战略要求,以美丽厦门战略规划 为引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为阶段性安排, 组织编制和实施的对城市发展定位、发展目标、空 间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重大事项作出的战略性展望和部署,是统领城市发展的基 础性、宏观性规划,对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等各方 面发展具有全局性、决定性指导作用的城市发展 战略。 第三条 多规合一管理坚持以人为本、协调 统一、高效便民、简政放权、公开透明的原则。 第四条 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多规合一工 作的统一领导,履行下列职责: (一)组织编制空间战略规划; (二)建立多规合一管理综合平台(以下称综 合平台); (三)建立多规合一协调机制; (四)其他与多规合一相关的职责。 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多规合 一工作的管理,建立和完善区综合平台,负责市人 民政府确定的有关多规合一的具体工作。 第五条 市、区人民政府确定的多规合一协 调管理机构负责多规合一工作的组织实施。 市多规合一协调管理机构履行下列职责: 5 厦门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 2016 · 3(一)空间战略规划编制的有关协调工作; (二)组织开展涉及空间的规划的审查; (三)组织综合平台的运作; (四)组织建立多规合一信用管理和监督考 核机制并实施; (五)组织建立建设项目生成工作机制,协调 监督建设项目生成与审批; (六)指导区多规合一工作; (七)市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职责。 区多规合一协调管理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 多规合一的协调、管理工作。 第六条 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空间战略 规划的具体编制、涉及空间的规划的具体审查。 行政服务中心管理机构负责建设项目审批流 程简化、优化的统筹协调和审批过程的监督等工 作。 发展改革、规划、国土房产、建设等主管部门 按照规定履行建设项目审批过程中相关审批阶段 的牵头单位职责,其他有关行政部门协同做好多 规合一管理的相关工作。 第七条 综合平台包括多规合一业务协同平 台和建设项目审批信息管理平台。 市、区人民政府有关审批部门的业务审批平 台应当与综合平台对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市综合平台与区综合平台应当对接,实行双 向业务互联互通。 第二章 空间战略规划 第八条 空间战略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 保护规划等涉及空间的规划编制的依据。 第九条 空间战略规划的编制应当突出本市 发展特色和优势,优化空间布局结构,改善生态环 境,提升城市环境品质,体现历史文化和时代风 貌,并且符合下列规定: (一)构建以“山、海、城”相融为特点的“一岛一带多中心”的空间格局; (二)保障 981 平方公里的生态控制线规模, 包括:生态林地、基本农田、水源保护区以及国家、 省、市规定的其他区域; (三)控制 640 平方公里的城市开发边界规 模,城市开发建设不得突破城市开发边界范围和 规模; (四)保育五缘湾、万石山、蔡尖尾山、马銮 湾、杏林湾、美人山、同安湾、下潭尾、东坑湾、九溪 等十大山海通廊; (五)保护海域滩涂,改善海域滩涂生态环 境。 第十条 编制空间战略规划应当遵循下列程 序: (一)对空间布局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评估 和预测; (二)组织有关单位编制空间战略规划方案; (三)组织有关方面专家进行论证; (四)向社会公示,公开征求意见; (五)对专家和公众意见进行研究吸纳,并通 过公开的方式予以反馈说明; (六)将空间战略规划方案报送市人民政府 审查。 第十一条 经审查同意的空间战略规划,由 市人民政府提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 议;经审议批准的空间战略规划,由市人民政府向 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第十二条 涉及空间的规划应当经多规合一 协调管理机构组织审查。按照规定需要报国家、 省有关部门的,经审查通过后上报。 第十三条 本市已经编制的涉及空间的规划 与空间战略规划不一致的,应当及时按照空间战 略规划进行修改;需要上报审批的,应当依照本规 定上报审批。 第十四条 涉及空间的规划应当自审查通过 或者依法上报审批通过之日起三十日内,由组织 6 厦门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 2016 · 3编制部门报送多规合一协调管理机构,纳入综合 平台。 第十五条 经上报审批的涉及空间的规划与 空间战略规划不一致的,应当将符合空间战略规 划的规划相应内容纳入综合平台,并由市人民政 府对其他内容予以及时处理。 第十六条 市人民政府应当定期组织或者委 托第三方对空间战略规划进行评估,并采取论证 会、听证会、座谈会或者其他形式广泛征求公众意 见。 第十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市人民政府 可以修改空间战略规划: (一)国家、省发展战略、发展布局作出重大 调整的; (二)行政区划调整确需修改的; (三)因国家批准重大建设工程确需修改的; (四)经评估确需修改的。 空间战略规划的修改,应当按照原程序编制 和报批。 第十八条 因公共利益需要,市人民政府可 以对空间战略规划中不涉及空间格局的局部或者 具体事项进行调整,向社会公布,并报市人民代表 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前款规定的调整,不得减少生态控制线规模。 第十九条 市人民政府应当定期向市人民代 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空间战略规划实施情况。 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应当加强对空间 战略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 市人民政府应当将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 有关部门实施空间战略规划情况纳入年度综合考 核体系。 第三章 建设项目生成与审批 第二十条 市、区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 当按照多规合一要求,简化和完善行政审批流程。 第二十一条 多规合一协调管理机构应当依托综合平台,组织建立由发展改革、规划、国土房 产、建设等部门牵头和其他相关部门协同配合的 建设项目生成工作机制。 建设项目生成阶段应当明确项目性质、项目 投资、预选址、用地指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以 及相关行业和单位意见等事项。 建设项目生成的具体管理办法由市人民政府 另行制定。 第二十二条 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政府 统筹、部门协同、信息共享、一个窗口受理、并联审 批、注重监管、绩效评估的建设项目审批管理机 制。 市、区建设项目审批部门(以下称审批部门) 应当将建设项目审批纳入综合平台统一管理。 第二十三条 审批部门应当按照已公布的权 力清单依法实施审批,不得变相审批。 第二十四条 按照审批流程优化、办事环节 衔接、申请信息共享、申请材料不重复的原则,统 一公布建设项目分阶段的审批事项、依据、条件、 程序、时限以及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的目录,并适 时对建设项目审批流程进行优化。 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分别确定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批复及用地规划许可、建设 方案及工程规划许可审查、施工图审查、施工许 可、竣工验收及备案等分阶段的牵头单位,行政服 务中心管理机构会同各牵头单位制定公布前款规 定的目录并予以实施。 市、区人民政府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各审批阶 段的办理事项、办理流程和牵头单位。 第二十五条 推行审批负面清单和告知承诺 制。审批部门结合权力清单编制负面清单和承诺 事项清单以及承诺事项的具体要求,由市、区人民 政府批准并统一向社会公布。 实行承诺制的审批事项,建设单位、代建单 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以及相关中介机构(以下 称建设项目参与者)应当作出符合承诺事项具体 7 厦门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 2016 · 3要求,不进行违法建设等书面承诺。 建设项目参与者按照前款规定作出书面承诺 后,审批部门直接作出审批决定。 第二十六条 建设项目审批实行分阶段统一 收件、同时受理、并联审批、同步出件的运行机制, 并按照下列程序办理: (一)建设项目参与者通过行政服务中心窗 口或者网上申报系统统一申报; (二)审批部门对申请事项按照规定时限受 理、审核、出具审批决定、存档; (三)审批部门作出决定后,交统一收件窗口 送达或者网上直接送达,并同步将电子审批决定 推送至综合平台。 建设项目参与者应当对其所提供材料的真实 性负责。审批部门应当通过网络或者其他方式向 建设项目参与者一次性告知审批所需材料,并公 开审批进度。 第二十七条 审批部门应当公布审批过程中 的中介服务事项,实施清单管理,规范各项中介服 务、业务评审、现场勘察等技术环节的业务流程、 服务时限及收费标准,公布办事指南和符合条件 的中介机构名录,建立有效的
法律法规 厦门经济特区多规合一管理若干规定2016-04-29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赞助3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3元下载
本文档由 思考人生 于
2024-01-01 06:25:31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42.0 MB)
分享
友情链接
GB-T 893-2017 孔用弹性挡圈.pdf
GB-T 34545-2017 祖母绿分级.pdf
GM-T 0009-2012 SM2密码算法使用规范.pdf
GB-T 21144-2023 混凝土实心砖.pdf
T-CASME 668—2023 CD3-CD4-CD8-CD16+CD56-CD19-CD45检测试剂盒 流式细胞仪法-6色.pdf
GB-T 43328-2023 浮空器术语.pdf
GB-T 22696.1-2008 电气设备的安全 风险评估和风险降低 第1部分:总则.pdf
GB-T 19890-2005 声学 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声功率和声场特性的测量.pdf
DB34-T 3075-2017 基层政务用户接入电子政务外网技术规范 安徽省.pdf
T-CEC 621.1—2022 电力系统外绝缘用硅橡胶老化评估及修复技术 第1 部分:硅橡胶清洗修复剂技术条件.pdf
DB34-T 3765-2020 地方计量技术规范制修订工作指南 安徽省.pdf
GB-T 35547-2017 乡镇消防队.pdf
GB-T 42882-2023 城市和社区可持续发展 智慧城市运行模型 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指南.pdf
GB-T 20733-2022 数码照相机 术语.pdf
T-CAB 0228—2022 组织节能降碳绩效评价通则.pdf
Domino服务器安全配置基线.doc
DB31-T 1240.1-2020 公共数据共享交换工作规范 第1部分:平台建设和运行管理要求 上海市.pdf
GB-T 15851.3-2018 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带消息恢复的数字签名方案 第3部分:基于离散对数的机制.pdf
专利 SOAR剧本模型、剧本构建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PDF
GB-T 41621-2022 科学技术研究项目评价实施指南 开发研究项目.pdf
1
/
3
5
评价文档
赞助3元 点击下载(42.0 M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3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