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 次会议制定2013年9月27日江苏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 员会第五次会议批准) 第一条为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和 展规划以及城乡规划,并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 度,统一协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质文化遗产法》、《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 市、县级市(区)和镇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非 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费和专项资金的管理、监 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 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费和专项资金的使 的保护适用本条例。 用,应当突出重点、专款专用、注重实效。 市、县级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在规划布局、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 在本地世代相传并被公认为文化遗产组成部分 项目准入、资金投入、场所调配等方面制定优惠 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之相关的实物 政策,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非物质文 和场所。包括: 化遗产保护。 (一)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 市、县级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与非物 (二)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 质文化遗产有关的商标、字号、版权等知识产权 和杂技; 的保护。 (三)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 第六条市、县级市(区)文化主管部门(以 (四)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 下简称文化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非物质 文化遗产保护的组织、协调、监督和管理工作。非 (五)传统体育和游艺; 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机构负责具体实施非物 (六)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实物和场所属 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于文物的,适用文物保护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非物 第四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应当贯 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工作。 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 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明确有关单 针,处理好政府和社会、事业和产业、保护和利用 位、专门人员负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的关系。 第七条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的社会组 第五条市、县级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将非 织、人民团体应当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指导、督促成员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67- 第八条市、县级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在调 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濒临消失的非物质文化 查的基础上建立本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 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记忆 目名录,并向上一级文化主管部门推荐非物质文 名录和认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 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传承人时,应当依法组织专家评审,并将评审意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向文化主管部门 见向社会公示。 提出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建 文化主管部门在作出编制保护规划、实施重 议。 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和确定非物质文化 对尚未列人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 遗产保护专项资金项目等决策时,应当听取专 条件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开展抢救、记 家、公众的意见和建议。 录、传承等保护工作。 第十二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第九条文化主管部门应当组织编制本行 实行分级保护。 政区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报本级人民 对列入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非物质文化 政府批准后实施。 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应当按照项目保护规划 对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 要求实行严格保护。 文化主管部门应当组织保护单位制定项目保护 对列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 规划。 昆曲、古琴艺术、端午习俗、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 第十条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保 技艺、绰丝织造技艺、宋锦织造技艺等项目,应当 护单位和代表性传承人的条件、权利、义务,依照 按照我国加入的相关国际条约要求实行严格保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江苏省 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的规定执行。 第十三条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特 文化主管部门应当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代 点和现状,可以采取抢救性保护、记忆性保护、生 表性项目的保护单位和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工 产性保护和区域性整体保护等方法实行分类保 作档案。 护。 文化主管部门应当每二年对保护单位、代表 第十四条对存续状态受到威胁、濒临消失 性传承人进行一次评估。经评估,保护单位、代表 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实施抢救性保 性传承人无正当理由不履行义务的,可以取消其 护。 资格,自取消资格之日起,不再享有相应的权利。 市、县级市(区)人民政府应当重点加强对濒 保护单位、代表性传承人被举报或者经检查 临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保护,并 发现不履行义务的,文化主管部门应当及时进行 建立濒临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 评估。 文化主管部门应当每年组织有关专家和社 文化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抢救 会组织对保护单位和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工作 保护方案,优先安排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 绩效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给予补助、资 金,记录、整理、保存项目资料和实物,修建 助、奖励的依据。 (构)筑物和场所,改善或者提供相应的传承条 第十一条文化主管部门在拟订非物质文 件,安排或者招募人员学艺。 -68- 第十五条对丧失传承人、客观存续条件已 相互依存的自然景观和人居环境。涉及历史文化 经消失或者基本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实 名城、名镇、名村、街区的,应当执行有关法律、法 施记忆性保护。 规的规定,并协调好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非物质 市、县级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建立非物质文 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 化遗产项目记忆名录。 第十八条市、县级市(区)和镇人民政府应 文化主管部门应当组织有关单位对列入记 当加强对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密切相 忆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时开展调查, 关的珍稀矿产、动物、植物等天然原材料的保护。 收集相关资料和实物,形成系统完整的文字、图 保护单位和代表性传承人有权优先利用与 片、音像等资料,建立数据库、档案库。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密切相关的天然原 第十六条对存续状态较好、有一定的消费 材料。依法需要经过特别许可的,从其规定。 群体,具有市场潜力和发展优势的非物质文化遗 鼓励种植、养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 产项目,在有效传承其核心技艺和文化内涵的前 目密切相关的天然原材料。鼓励科研创新,开发、 提下,通过培育和开发市场、完善和创新产品或 推广和使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密切 者服务等形式,实施生产性保护。 相关的天然原材料的替代品。 实施生产性保护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保持传 第十九条市、县级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加 统工艺流程的整体性和核心技艺的真实性,并可 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和引 以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将非物质文化遗 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传承、保护、管理等专门 产及其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文化主 人才。 管部门和有关部门应当加强监督管理。 文化主管部门应当会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 市、县级市(区)和镇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生产 障等部门制定符合行业特点的招聘标准和培训 性保护项目现状、市场情况,制定扶持政策,积极 大纲,引进、培养社会专门人才。 发挥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作用。 鼓励普通高等院校、职业技术院校通过开设 市、县级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引导金融机构 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专业、传承班,以及与相关 通过创新金融产品等方式,对实施生产性保护的 单位联合办学、办班等途径,培养专门人才。鼓励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提供信贷支持。 有条件的院校采取减免学费或者给予助学金、奖 第十七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代 学金等措施,资助学生学习传统技艺。 表性项目集中、特色鲜明、形式和内涵保持相对 第二十条市、县级市(区)人民政府及有关 完整、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生态环境较好的传统 部门应当对列人濒临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 村镇、街区等特定区域,实施区域性整体保护。 表性项目名录的项目学艺者予以扶持。 市、县级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对实施区域性 取得初级职称、国家四级职业资格(中级工) 整体保护的特定区域,设立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 或者达到同等技艺水平的学艺者,文化主管部门 核心的文化生态保护区,并逐步建立文化生态保 应当给予专项资助。 护扶持机制。 取得中级职称、国家三级职业资格(高级工) 实施区域性整体保护应当保持文化生态保 或者达到同等技艺水平的非本市户籍的学艺者 护区的历史风貌和传统文化生态,不得改变与其 需要加人本市户籍的,参照引进紧缺人才的户籍 - 69 — 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志愿者队伍,引导 准人办法执行。 公众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宣传。 本条第二款、第三款扶持政策的具体规定, 第二十五条未取得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 由市文化主管部门会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 性项目保护单位、代表性传承人资格的,不得以 部门制定,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二十一条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会同文化 保护单位、代表性传承人的名义开展传承、传播 主管部门编写有地方特色的读本,并支持中小学 活动。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代表 校开发校本教材,将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列 性传承人不得以与其资格不相符的名义开展传 为特色教育的重要内容。 保护单位、代表性传承人应当通过走进学 承、传播活动。 第二十六条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法 校、社区等形式,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 律、法规已有处罚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二十二条文化主管部门应当通过重点 课题招标、研究成果评估、优秀项目成果奖励等
法律法规 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2013-09-30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4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4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考人生 于 2024-01-01 06:25:41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