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最全专利文库
ICS 65.150 CCS B 51 DB 21 辽 宁 省 地 方 标 准 DB21/T 2825.7—2021 池塘混养技术规程 第 7 部分:海蜇、中国明对虾、缢蛏与红鳍 东方鲀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olyculture in ponds— Part 7: Rhopilema esculenta, Fenneropenaeus chinensis, Sinonovacula constricta and Takifugu rubripes 2021 - 01 - 30 发布 2021 - 03 - 02 实施 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21/T 2825.7—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DB21/T 2825 《池塘混养技术规程》的第7部分。DB21/T 2825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刺参与中国对虾; ——第2部分:海蜇、斑节对虾与菲律宾蛤仔; ——第3部分:海蜇与中国对虾; ——第4部分:刺参与红鳍东方鲀; ——第5部分:中国对虾与三疣梭子蟹。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辽宁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港市渔业渔民渔船事务服务中心、辽宁省检验检 测认证中心(辽宁省标准化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姜北、张刚、周遵春、董颖、蒋经伟、焦剑峰、关晓燕、王旭达。 本文件发布实施后,任何单位和个人如有问题和意见建议,均可以通过来电和来函等方式进行反馈, 我们将及时答复并认真处理,根据实际情况依法进行评估及复审。 归口管理部门通讯地址:辽宁省农业农村厅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沈阳市和平区太原北街2号综 合楼A座),联系电话:024-23447862,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文件起草单位通讯地址: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大连市沙河口区黑石礁街50号),联系电话: 0411-84691884。 I DB21/T 2825.7—2021 池塘混养技术规程 第 7 部分:海蜇、中国明对虾、缢蛏与红鳍东方鲀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海蜇(Rhopilema esculenta)、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缢蛏(Sinonvacula constricta)与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池塘混养的池塘条件、放苗前准备、苗种选择与运输、 苗种放养、饲养管理、病害防控、收获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海蜇、中国明对虾、缢蛏与红鳍东方鲀池塘混养。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T 15101.2 中国对虾 苗种 GB/T 22213 水产养殖术语 NY/T 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NY 5052 无公害食品 海水养殖用水水质 NY 5070 无公害食品 水产品中渔药残留限量 NY 5071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 5072 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NY 5362 无公害食品 海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 SC/T 2002 对虾配合饲料 SC/T 2017 红鳍东方鲀 亲鱼和苗种 SC/T 2059 海蜇 苗种 SC/T 2066 缢蛏 亲贝和苗种 DB21/T 2371 红鳍东方鲀采捕、运输及配送技术规程 DB21/T 2691.1 红鳍东方鲀养殖规范 第1部分:红鳍东方鲀配合饲料加工及投喂技术规程 DB21/T 2825.3 池塘混养技术规程 第3部分:海蜇与中国对虾 DB21/T 2825.4 池塘混养技术规程 第4部分:刺参与红鳍东方鲀 3 术语和定义 GB/T 22213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 池塘条件 1 DB21/T 2825.7—2021 4.1 场地选择 2 2 混养池塘宜选择无污染、交通和通讯便利、电力充足的地方,面积4 hm ~10 hm 、水深2 m以上为宜。 产地条件应符合NY 5362的要求。 4.2 池塘修整 4.2.1 环沟建造 沿混养池塘四周开挖深0.3 m~1.0 m、宽2 m~4 m的环沟,环沟距池坝4 m~6 m。 4.2.2 蛏田建造 2月或11月至12月,进行清池和修建蛏田。在池塘四周及池塘中沿长边走向修条形蛏床,蛏床高40 cm~80 cm,宽2 m~4 m,蛏床面积占池塘面积的10 %~30 %,并在蛏苗放养前翻耙、犁细、整平。养2年 后换个位置建床,同一位置养殖不超过3年。 4.3 环境要求 4.3.1 水质要求 水源水质应符合GB 11607的规定,养殖用水水质符合NY 5052的要求。整个养殖过程盐度需维持在 20~32。 4.3.2 底质要求 底质无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无大型植物碎屑和动物尸体,无异色、异臭。底质以沙质或沙泥质 为宜。底质应符合NY 5362的规定。 5 放苗前准备 5.1 清塘消毒 新池要进行清理平整,旧池要进行清淤、翻耕和暴晒,暴晒3 d~5 d。使用生石灰、漂白粉等清塘 消毒,清塘药物具体用量与用法见表1,药物使用应符合NY/T 1276、NY 5070和NY 5071的规定。 表1 常用清塘消毒药物及使用方法 药物名称 用量与用法 氧化钙(生石灰) 800 kg/hm ~1500 kg/hm ,干塘清池。 2 2 漂白粉(有效氯含量 28 %~32 %) 2 注意事项 不能与漂白粉、有机氯、重金属、有机 络合物混用。休药期≥10 d 2 150 kg/hm ~300 kg/hm ,全池泼洒(水 不能用金属物品盛装,不能与其他消毒 深淹没蛏床) 。 剂混用。休药期≥5 d。 5.2 拦网设置 进、排水闸门处设置圆弧形围网,网目孔径为0.5 cm~1.0 cm。进水闸门安装60目~80目过滤海水 的袖网,避免鱼卵、鱼苗等敌害生物进入池塘。养殖前期,在进、排水闸门圆弧形围网外围加设一层20 目聚乙烯拦网,防止海蜇苗和虾苗出逃,待中国明对虾生长到2 cm以上、海蜇生长伞径达到3 cm以上后 可拆除。 2 DB21/T 2825.7—2021 在距坝边水位线1 m~3 m处沿池塘四周垂直设置搁浅防护网,网上沿高于最高水面20 cm~30 cm,网 下端埋入池底30 cm以上,材料使用5目~20目的聚乙烯网,用插入池底的竹竿或木杆支撑。 5.3 繁殖基础饵料 清塘消毒后,在放苗前20 d~25 d,用60目筛绢过滤进水60 cm~80 cm,培养基础饵料。肥水应根据 池塘水中浮游生物的丰度而定,使透明度达到30 cm~50 cm为宜。放养海蜇苗前7 d~15 d,可适当接种 少量卤虫或轮虫。常用肥料用量及使用方法见表2。施用应符合NY/T 394的规定。 表2 常用肥料用量及使用方法 肥料种类 名称 用量 有机肥 发酵鸡粪 750 kg/hm ~1500 kg/hm 无机肥 生物肥及复合肥 使用方法 2 2 磷肥 1.8 kg/hm ~3.6 kg/hm 尿素 9 kg/hm ~18 kg/hm 2 2 将充分发酵好的鸡粪上清液 全池均分泼洒 2 稀释后全池泼洒 2 按产品使用说明操作 6 苗种选择与运输 海蜇苗种质量和运输按照SC/T 2059的要求执行,中国明对虾苗种质量和运输按照GB/T 15101.2的要 求执行,缢蛏苗种质量和运输按照SC/T 2066的要求执行,红鳍东方鲀苗种质量和运输按照SC/T 2017和 DB21/T 2371的要求进行。宜采用原、良种场或具有生产资质的苗种场提供的优质苗种,并经检疫合格。 7 苗种放养 7.1 放养时间 3月下旬~5月下旬,水温6 ℃以上时,选择天气较好的早晚和无风或微风的时段放苗,避免午间阳 光直射时投放以及大风、暴雨天放苗。放苗顺序是缢蛏、中国明对虾、红鳍东方鲀、海蜇。 7.2 放养规格与密度 7.2.1 缢蛏 缢蛏苗在3月下旬至4月初,水温稳定在6 ℃以上时放养,放养规格为4000粒/kg~6000粒/kg,放苗 2 2 密度为2000粒/m ~3000粒/m (蛏田面积)。 7.2.2 中国明对虾 4 2 中国明对虾苗在4月下旬,水温稳定在12 ℃以上时放养,体长在0.8 cm以上,密度为6×10 尾/hm ~ 5 2 1.2×10 尾/hm 。 7.2.3 红鳍东方鲀 2 2 红鳍东方鲀鱼种在5月上旬,水温稳定在16 ℃以上时放养,密度为3600尾/hm ~4500尾/hm ,体长 ≥5 cm。 7.2.4 海蜇 3 DB21/T 2825.7—2021 海蜇苗分3批轮放轮捕,幼蜇为经中间培育、规格为伞径3 cm~5 cm。5月中下旬,水温稳定在16 ℃ 2 2 以上5 d后,放养第1批幼蜇,放苗密度为1000个/hm ~1200个/hm 。当第1批海蜇大多数个体重量达1.5 2 kg~2.0 kg时,开始放入下一批苗种;第2批放伞径5 cm~7 cm的大规格海蜇苗密度为750个/hm ~900个 2 2 2 /hm ;第3批放伞径7 cm~10 cm的大规格海蜇苗,密度为300个/hm ~750个/hm 。 7.3 放养方法 7.3.1 缢蛏 播苗前用海水将苗洗净,除去杂质。缢蛏苗运到池边阴凉30 min后,振动苗筐,使水管收缩,提高 钻潜率。播苗时,蛏床面蓄水2 cm~3 cm,人在船上或下水沿着蛏床顺风将苗均匀撒播在蛏床上,蛏床 边缘要留出10 cm~15 cm的空地。忌大风大雨天和日光强烈的中午播苗。若发现大量未潜居的死苗,要 及时补苗。 7.3.2 海蜇与中国明对虾 应先将装苗袋放入池塘的水中,使其在水面上漂浮15 min,使袋内的水温与池塘中的水温逐渐接近, 然后再打开袋口,贴近水面,将苗种缓慢地倒入池中,进行多点投放。 7.3.3 红鳍东方鲀 鱼苗投放时,水温温差不超过3 ℃,盐度差不超过5。放养前用浓度为3 %~5 %的氯化钠溶液浸浴5 min~8 min或20 mg/L~30 mg/L聚维酮碘(含有效碘1 %)浸浴10 min~20 min进行鱼体消毒。鱼苗进池前 先用少量鱼苗试水,经24 h无异常后方可在池塘上风口向池内倒出鱼苗。 8 饲养管理 8.1 投喂 ——中国明对虾配合饲料应符合 SC/T 2002 的规定。中国明对虾围网

pdf文档 DB21-T 2825.7—2021 池塘混养技术规程 第7部分:海蜇、中国明对虾、缢蛏与红鳍东方鲀 辽宁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21-T 2825.7—2021 池塘混养技术规程 第7部分:海蜇、中国明对虾、缢蛏与红鳍东方鲀 辽宁省 第 1 页 DB21-T 2825.7—2021 池塘混养技术规程 第7部分:海蜇、中国明对虾、缢蛏与红鳍东方鲀 辽宁省 第 2 页 DB21-T 2825.7—2021 池塘混养技术规程 第7部分:海蜇、中国明对虾、缢蛏与红鳍东方鲀 辽宁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09-30 10:26:47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