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最全专利文库
ICS 65.020.20 B 05 浙 江 DB3302 省 宁 波 市 地 方 标 准 DB 3302/T 168—2018 籼粳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操作技术规程 2018 -06 -21 发布 宁波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8 - 06 - 21 实施 发 布 DB3302/T 168—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宁波市农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宁波市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宁海县种子公司、宁波市种植业管理总站、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宁海县农技推 广总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少杰、陆惠斌、马寅超、乐焕东、蔡克锋、魏章焕、王明湖、毛颖盈。 I DB3302/T 168—2018 籼粳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操作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籼粳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操作技术规程的产地环境、育秧准备、育秧技术、移栽技术、 栽后管理、收割和种子烘干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宁波市籼粳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 5116-2002 水稻产地环境条件 NY/T 496-2010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3 产地环境 杂交水稻制种的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NY 5116-2002的要求,不能有“插花田”,周围100m内不能有 同花期粳稻,周围1000m内不能有同花期籼稻(包括籼粳杂交稻)。 4 育秧准备 4.1 秧田准备 4.1.1 秧田选择 选择肥力中等、排灌便利、背风向阳、田面平整、邻近大田的田块作秧田。 4.1.2 秧本比 父本为1:300,母本为1:100。 4.1.3 做秧板 播前15d翻耕秧田,并用草甘磷加吡蚜酮防治秧田四周杂草及越冬代飞虱。播前10d做秧板,秧板宽 2.2m(连沟),先上水进行平整,秧板做好后每667m2喷40%丁草胺200ml~250ml,灌水封闭3d~5d。封 闭后再排水晾板,使板面充分沉实,达到“实、平、光、直”的要求。 4.2 秧盘准备 根据插秧机机型株距确定育秧盘数,父本每667m2大田准备6盘~7盘,母本为18盘~22盘。 1 DB3302/T 168—2018 4.3 营养土准备 4.3.1 营养土选择 选用肥沃、无残茬、无砾石、无杂草、无污染的土壤,适宜作营养土的有菜园土和水稻土(连续2 年以上未种植水稻)等。 4.3.2 营养土加工 选择晴好天气晒土,待土堆水分适宜时粉碎过筛,要求土壤粒径不大于5mm,然后用农膜覆盖堆闷。 4.3.3 营养土培肥 肥沃的菜园土可直接过筛作营养土,水稻土需进行培肥,覆盖土不培肥。培肥的方法是在土壤过筛 后以1:1的比例均匀拌入水稻育秧专用基质。 4.3.4 营养土用量 根据育秧盘数确定营养土数量,每盘需营养土3kg~3.5kg,覆盖土1kg。 4.4 种子准备 4.4.1 晒种 播种前选择晴好天气晒种1d~2d,避免高温暴晒、热谷浸种。 4.4.2 清水选种 浸种前用清水漂选,分浮、沉两部分,分别催芽、播种。 4.4.3 药剂浸种 可用咪鲜胺制剂浸种,按说明书要求,兑水使用,浸种36h~48h,同时加入1.6%复硝酚钠,使用浓 度为4000倍~6000倍。 4.4.4 催芽 浸种后捞起种子,然后在通气保湿条件下保持35℃~38℃催芽,破胸露白后降至30℃~35℃,使用 流水线机播的种子催芽标准以50%~60%露白即可,摊凉3h~5h。播种前每1kg种子用35%丁硫克百威粉剂 6g拌种。 5 育秧技术 5.1 秧苗标准 根系盘结,形成毯状秧块,四角垂直方正,不缺边不缺角;秧苗个体健壮,无病虫害,植株矮壮, 茎基扁蒲,叶挺色绿;苗质均一,根系发达,盘结牢固,提起不散,且盘根带土厚度2cm~2.5cm,厚薄 一致,苗高13cm~18cm。 5.2 播种期 根据历年气象要素和花期情况综合考虑而定,父本分两期播种,具体间隔时间按组合不同而定。 2 DB3302/T 168—2018 5.3 播种量 按亲本的千粒重大小,母本播种量每盘(盘规格:23cm×58cm×2.5cm)播干谷50g~55g,父本每 盘(盘规格:28cm×58cm×2.5cm)播干谷75g~100g。 5.4 机械播种营养土育秧 5.4.1 送盘 将所需硬盘依次放到播种机的传送带上。 5.4.2 铺土 调节营养土排量活门,使秧盘的底土厚度控制在2cm~2.3cm。 5.4.3 喷水 调节喷水装置,控制喷水量,达到盘面无积水,底土全湿透的要求。 5.4.4 播种 调节播种装置,控制播种速度,使每只秧盘的播种量达到相应要求。 5.4.5 覆土 调节覆土机排量活门,使覆土厚度控制在0.5cm左右。 5.4.6 叠盘促苗 把秧盘有序叠成20盘~25盘高,叠好后用塑料薄膜覆盖保温保湿促竖苗。 5.4.7 秧田施基肥 2 2 每667m 秧田施三元复合肥(N-P2O5-K2O 16:16:16)15kg~20kg,同时每667m 秧田施壮秧剂10kg~ 15kg,直接施于毛秧板。 5.4.8 秧田铺盘 在秧板上平铺秧盘,横排两行,依次平铺,秧盘紧密摆放,盘边沿紧靠,盘底与秧板紧密贴合。 5.4.9 秧田除草 2 铺盘后,每667m 秧田用17.2%哌丹•苄(幼禾葆)可湿性粉剂200g~250g,兑水40kg均匀喷施于盘面。 5.4.10 盖遮阳网 用小拱棚搭架,然后用透光率为50%~60% 的遮阳网覆盖。 5.4.11 灌水 覆盖结束后灌一次平沟水,灌水时不能淹没秧盘,通过盘底吸水使盘泥湿润。 5.5 5.5.1 秧田管理 覆盖物管理 3 DB3302/T 168—2018 遮阳网在秧苗1 叶1心期揭去,一般在14:00~15:00点钟揭网,并灌满沟水。 5.5.2 水浆管理 以沟灌湿润为主。2叶期前一般晴天满沟水,阴雨天排干水,保持土壤湿润通气。2叶期后至移栽前 3d~5d,每隔3d~5d灌一次平沟水或跑马水,始终保持盘土湿润。移栽前3d~5d排干水。 5.5.3 秧田追肥 2 在秧苗2叶1心期根据秧苗长势长相来确定施断奶肥,施前先灌水上盘,用量一般每667m 秧田施尿 2 素3kg~5kg。移栽前3d~4d视苗势施好起身肥,一般每667m 秧田施尿素5kg~7.5kg。 5.5.4 化学调控 在秧苗1叶1心时喷施多效唑溶液,母本喷施浓度为75mg/l~100mg/l,第Ⅰ期父本喷施浓度为 150mg/l,第Ⅱ期父本喷施浓度为150mg/l~200mg/l;在秧苗2叶1心时第Ⅰ期父本再喷施一次浓度为 2 300mg/l的多效唑溶液。药液用量为每667m 秧田40kg,喷施时做到不漏喷、不重喷。 5.5.5 病虫害防治 根据秧田期病虫发生情况及时选用对口农药防治。农药使用应符合GB/T 8321(所有部分)、NY/T 1276 的规定。 6 移栽技术 6.1 大田准备 6.1.1 田块要求 连片集中,田块平整,田面整洁;表土软硬度适中,上细下粗,上烂下实,插秧作业时不陷机不雍 泥;泥浆沉实达到泥水分清,沉淀不板结,水清不浑浊。 6.1.2 施基肥 结合耕耙施好基肥,一般每667m2施碳酸氢铵25kg~30kg、过磷酸钙25kg,施肥后耙平。 6.1.3 整田要求 移栽前15日翻耕大田,整好后灌深水洒40%丁草胺乳油175ml~200ml封面。 6.2 秧苗准备 6.2.1 控水炼苗 移栽前3d~5d控水炼苗,起秧前一天晚上灌“跑马水”,保持盘泥湿润。 6.2.2 运秧 起盘后带盘运输,做到随起、随运、随栽,气温较高时注意遮阳。 6.3 6.3.1 移栽 母本插种 4 DB3302/T 168—2018 6.3.1.1 留行与行比 一般要求父本行留130cm~135cm,田头田尾横行须留足130cm以上,根据不同组合亲本的特性确定 不同的行比,一般为2:6~2:9。 6.3.1.2 插秧深度 一般控制在1.0cm~1.5cm,插种时田面保持薄皮水。 6.3.1.3 秧龄 秧龄16d~24d、叶龄3.5~4.5叶。 6.3.1.4 插种规格 根据不同制种组合、插秧机种类而定,一般插种规格为25cm×18cm~25cm×25cm,每穴本数控制在 2.5本~3本。 6.3.1.5 插后灌水 插种后要及时灌水,深度以不淹没心叶为宜,插种后开好“平水缺”。 6.3.1.6 查苗补缺 漏插率在5%以下,一般不补苗,当出现较长断垄或大空洞时需人工补缺。 6.3.2 父本插种 6.3.2.1 插秧机选择 选用行距为30cm的手扶式两行插秧机。 6.3.2.2 插种方法 第Ⅰ期、第Ⅱ期父本同机相间种植,田埂四周全部插种第Ⅱ期父本。 6.3.2.3 秧龄 第Ⅰ期父本秧龄16d~18d、叶龄4.0~4.5叶;第Ⅱ期父本秧龄13d~15d、叶龄3.0~4.0叶。 6.3.2.4 插种规格 根据不同制种组合而定,一般插种规格为30cm×20cm~30cm×25cm,每穴本数控制在3本~5本。 7 栽后管理 7.1 水浆管理 7.1.1 返青期 栽后灌水采用干湿交替法,第一新叶长出灌浅水,栽后第二新叶长出及时排水露田。 7.1.2 分蘖期 5 DB3302/T 168—2018 浅水促蘖,并做到经常露田。当全田苗数达到计划穗数时,排水搁田。搁田至田不陷脚,表土微裂, 叶形转挺,叶色转浅时灌跑马水,干湿相间至初穗。结合搁田,挖好丰产沟。 7.1.3 幼穗分化期 阴雨天排干水,高温干旱天灌满水。 7.1.4 抽穗扬花期 赶花时期灌满水,提高田间小气候湿度;赶花结束后及时排水露田。 7.1.5 灌浆结实期 保持田土湿润,断水时间以不影响机械收割为度。 7.2 大田施肥 7.2.1 整体施肥 2 一般每667m 需施纯N15kg~20kg、P2O52.8kg~3.5kg,K2O7kg~10kg。氮肥的基肥、分蘖肥、穗肥比 例为3:5:2。分蘖肥分二次施用,第一次于插种后4d~7d结合除草施用,第二次隔7d~10d施用;穗肥视 长势情况施用。钾肥的基肥、分蘖肥、穗肥比例为3:3:4。磷肥全部作基肥。复水后期忌用复合肥,肥 料使用应符合NY/T 496-2010的规定。 7.2.2 父本单独施肥 2

pdf文档 DB3302-T 168-2018 籼粳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操作技术规程 宁波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302-T 168-2018 籼粳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操作技术规程 宁波市 第 1 页 DB3302-T 168-2018 籼粳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操作技术规程 宁波市 第 2 页 DB3302-T 168-2018 籼粳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操作技术规程 宁波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09-30 10:44:31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