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13.040.20 CCS Z 15 山 37 东 省 地 方 标 准 DB37/T 4432—2021 固定污染源废气 挥发性脂肪胺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Stationary source emission—Determination of volatile fatty amines—Gas chromatography 2021-11-17 发布 2021-12-17 实施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37/T 4432—2021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方法原理 ........................................................................... 1 5 试剂与材料 ......................................................................... 1 6 仪器与设备 ......................................................................... 2 7 样品 ............................................................................... 3 8 分析步骤 ........................................................................... 4 9 结果计算与表示 ..................................................................... 5 10 精密度和正确度 .................................................................... 6 11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 6 12 注意事项 .......................................................................... 7 13 废物处理 .......................................................................... 7 附录 A(资料性)方法检出限和测定下限 ................................................... 8 附录 B(资料性)精密度和正确度 ......................................................... 9 I DB37/T 4432—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山东省生态环境厅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由山东省环保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山东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凤菊、李红莉、曹方方、王桂勋、岳太星、王文雷、颜涛、张存良、李琳、 潘齐、由希华。 II DB37/T 4432—2021 固定污染源废气 挥发性脂肪胺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警示——实验中使用的盐酸和氨水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和腐蚀性,试剂配制过程应在通风橱内进行; 操作时应按要求佩戴防护器具,避免吸入呼吸道和接触皮肤、衣物。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测定固定污染源废气中挥发性脂肪胺的气相色谱法。 本文件适用于固定污染源有组织废气和无组织排放监控点空气中甲胺、二甲胺、三甲胺、乙胺、二 乙胺及三乙胺的测定。 方法检出限和测定下限详见附录A。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14554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T 16157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和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 HJ/T 55 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 HJ 194 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 HJ/T 397 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 HJ 905 恶臭污染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方法原理 固定污染源废气中的挥发性脂肪胺经稀酸吸收后,在顶空瓶内加碱处理后样品中挥发性脂肪胺向液 上空间挥发,在一定温度下,在气液两相达到热力学动态平衡后,气相中的挥发性脂肪胺浓度与液相中 挥发性脂肪胺浓度成正比。经气相色谱分离,用氮磷检测器进行检测。根据色谱峰保留时间定性,外标 法定量。 5 试剂与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分析时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试剂,实验用水为新制备的去离子水或蒸馏水。 5.1 盐酸:ρ(HCl)=1.189 g/mL,优级纯。 5.2 盐酸吸收液:c(HCl)=0.12 mol/L,用盐酸(5.1)配制,临用现配。 1 DB37/T 4432—2021 5.3 氯化钠(NaCl):使用前在马弗炉中 400 ℃灼烧 4 h,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转移至磨口玻璃 瓶中保存。 5.4 硫酸钾(K2SO4):使用前在马弗炉中 450 ℃灼烧 4 h,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转移至磨口玻璃 瓶中保存。 5.5 氢氧化钠溶液:ω(NaOH)=50 %,准确称取 50 g 氢氧化钠,溶于 50 mL 水中。 5.6 氨水:ρ(NH3·H2O)=0.91 g/mL,分析纯。 5.7 甲胺标准贮备溶液:ρ(甲胺)=5000 mg/L。 准确称取1.0979 g甲胺盐酸盐标准品(纯度≥99 %),用(5.2)溶解,准确定容至100 mL。 5.8 二甲胺标准贮备溶液:ρ(二甲胺)=2500 mg/L。 准确称取0.4551 g二甲胺盐酸盐标准品(纯度≥99.5 %),用(5.2)溶解,准确定容至100 mL。 5.9 三甲胺标准贮备溶液:ρ(三甲胺)=100 mg/L。 准确称取0.016 53 g三甲胺盐酸盐标准品(纯度≥98 %),用(5.2)溶解,准确定容至100 mL。 5.10 乙胺标准贮备溶液:ρ(乙胺)=1250 mg/L。 准确称取0.2311 g乙胺盐酸盐标准品(纯度≥98 %),用(5.2)溶解,准确定容至 100 mL。 5.11 二乙胺标准贮备溶液:ρ(二乙胺)=500 mg/L。 准确称取0.07607 g二乙胺盐酸盐标准品(纯度≥98.5 %),用(5.2)溶解,准确定容至100 mL。 5.12 三乙胺标准贮备溶液:ρ(三乙胺)= 100 mg/L。 准确称取0.013 82 g三乙胺盐酸盐标准品(纯度≥98.5 %),用(5.2)溶解,准确定容至100 mL。 6种挥发性脂肪胺标准贮备液均在4 ℃以下冷藏可保存3个月。 5.13 挥发性脂肪胺标准使用溶液:ρ(甲胺) =250 mg/L;ρ(二甲胺) =100 mg/L;ρ(三甲胺) =2.5 mg/L;ρ(乙胺)=62.5 mg/L;ρ(二乙胺)=12.5 mg/L;ρ(三乙胺)=2.5 mg/L。 准确量取5.0 mL甲胺标准储备液(5.7)、4.0 mL二甲胺标准储备液(5.8)、2.5 mL三甲胺标准贮 备液(5.9)、5.0 mL乙胺标准贮备液(5.10)、2.5 mL二乙胺标准储备液(5.11)和2.5 mL三乙胺标准 储备液(5.12)用0.12 mol/L盐酸溶液稀释定容至100 mL容量瓶,保存时间为1个月。 5.14 高纯氮气:纯度≥99.999 %。 5.15 氢气:纯度≥99.95 %。 5.16 空气:经硅胶除湿和脱烃管除烃的空气,或经 5A 分子筛净化的无油压缩空气。 5.17 滤膜:聚四氟乙烯或石英材质,对粒径大于 0.3 μm 颗粒物的阻留效率不低于 99.9 %。 5.18 分析天平:感量 0.1 mg。 6 仪器与设备 除非另有说明,分析时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A级玻璃量器。 6.1 气相色谱仪:具有分流/不分流进样口,配备氮磷检测器(NPD)。 6.2 顶空进样器:顶空瓶(22 mL)、聚四氟乙烯(PTFE)/硅氧烷密封垫、瓶盖(螺旋盖或一次使用 的压盖),也可使用与自动顶空进样器配套的玻璃顶空瓶。 6.3 石英毛细管色谱柱:30 m×0.32 mm×5.0 μm,100 %二甲基聚硅氧烷(需胺性脱活处理)或其他等 效色谱柱。 6.4 气泡式玻璃吸收瓶:25 mL、75 mL。 6.5 空气采样器:流量范围 0.1 L/min~1.0 L/min,其他性能和技术指标应符合 HJ 194 的规定。 6.6 烟气采样器:流量范围 0.1 L/min~2.0 L/min,采样管为硬质玻璃或氟树脂材质,应具备加热和 保温功能,加热温度≥120 ℃,其他性能和技术指标应符合 HJ/T 397 的规定。 6.7 滤膜夹:聚四氟乙烯材质,尺寸与滤膜(5.17)匹配。 2 DB37/T 4432—2021 6.8 7 一般实验室常用仪器和设备。 样品 7.1 样品采集 7.1.1 有组织排放废气样品 有组织排放废气的布点、采样及参数测定应符合GB 14554、GB/T 16157和HJ/T 397中的相关规定, 采样装置见图1。 采样装置后串联两支各装50.0 mL吸收液(5.2)的75 mL玻璃吸收瓶(6.4),连接管线应尽可能短。 按照气态污染物采集方法,用烟气采样器(6
DB37-T 4432—2021 固定污染源废气 挥发性脂肪胺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山东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09 10:43:07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