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最全专利文库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文件分类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批量下载
ICS 13.060 CCS Z 50 大 5329 理 州 地 方 标 准 DB 5329/T 80.3—2021 洱海流域污水处理厂污泥综合利用 第 3 部分 连续搅拌厌氧消化技术要求 2021 - 12 - 14 发布 2021 - 12 - 30 实施 大理州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 5329/T 80.3—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DB 5329/T 80 《洱海流域污水处理厂污泥综合利用》分为 4 个部分: —— 第 1 部分:处置厂建设及管理; —— 第 2 部分:收集、运输、贮存; —— 第 3 部分:连续搅拌厌氧消化技术要求; —— 第 4 部分:好氧发酵技术要求。 本文件为 DB 5329/T 80 的第 3 部分 本文件由云南顺丰洱海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出。 本文件由大理州市场监督管理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云南顺丰洱海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环境资源所、上海交通 大学云南(大理)研究院、大理州农业科学推广研究院、大理州质量技术监督综合检测中心、云南省燃 气计量检测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钟顺和、柴光荣、王春荣、肖春梅、姚秉蕊、李自群、潘巧云、刘飞、李建华、 吕汉华、杨松雄、施建波、雷宝坤、王欣泽、倪喜云、王坤、韩晓箴、陈德春。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I DB 5329/T 80.3—2021 洱海流域污水处理厂污泥综合利用 第 3 部分 连续搅拌厌氧消化技术要求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污水处理厂污泥连续搅拌厌氧消化相关的术语和定义、厌氧消化工艺、厌氧消化要求、 消化产物处置。 本文件适用于洱海流域污水处理厂污泥连续搅拌厌氧消化,其它地区污泥可参照处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17820 天然气 GB 18047 车用压缩天然气 GB/T 19923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工业用水质 GB/T 31962 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 CJJ 60 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 CJ/T 510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 稳定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CJ/T 510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污泥厌氧消化 在无氧条件下,由兼性菌和厌氧菌将污泥中可降解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甲烷和水等,使污泥 稳定的过程。 3.2 污泥稳定 通过生物、化学或物化处理,使污泥处理产物达到不易腐败发臭、控制病原体等要求。 3.3 CSTR(continuous stirred tank reactor) 连续搅拌反应系统,或全混式厌氧反应器。 3.4 CSTR 厌氧消化 1 DB 5329/T 80.3—2021 在隔绝氧气的条件下,采用连续搅拌方式将有机物料分解成二氧化碳、甲烷和水等的过程。 3.5 体积分数 在同温同压下,各气体单独存在时的体积与总体积的百分比。 4 厌氧消化工艺 4.1 污泥厌氧消化工艺流程见图 1。 污泥 沼气热水锅 炉 循环热水罐 机械搅拌水解 匀浆池 预处理 CSTR 厌氧消化 除砂 缓冲罐 沼液回流 生物脱硫 沼气 固液分离 提纯压缩 沼渣堆场 沼液外排 沼液暂存 池 沼液池 压缩天然气 沼渣 沼液 图1 污泥厌氧消化工艺流程 4.2 污泥厌氧消化的技术指标宜符合表 1 的规定。 表1 污泥厌氧消化技术指标及要求 指标 要求 有机物降解率,% 3 沼气产气率,Nm /kg VSS去除 5 40 ~ 45 0.75 ~ 1.10 3 沼气热值,MJ/Nm 21 ~ 25 甲烷体积分数,% 60 ~ 70 二氧化碳体积分数,% 30 ~ 40 硫化氢体积分数,% 0 ~ 0.3 厌氧消化 5.1 厌氧消化系统 5.1.1 应配备调配池、匀浆池、CSTR 厌氧消化罐、沼气锅炉、缓冲罐、固液分离、沼液池、沼渣堆场、 沼气脱硫干燥净化、储气柜及沼气提纯压缩等设施。 5.1.2 厌氧消化罐容积应根据污泥日处理量及发酵周期确定,罐体的材质、结构应符合相关要求。 5.1.3 厌氧消化罐宜采用两级串联的立式圆柱体,每座消化罐均可将其一部分污泥转移到另一座厌氧 消化罐,罐体应采取防渗漏、防腐蚀、防强风及防震等措施。 5.1.4 厌氧消化罐应设有搅拌、增温、保温和保护装置。 2 DB 5329/T 80.3—2021 5.1.5 厌氧消化罐进出料口应位于不同高程处,利于进出料混合均匀、监测罐内液位、排出底部沉渣 和上部浮渣。 5.2 预处理 5.2.1 污泥应经格栅去除较粗大的漂浮物和悬浮物,除杂后不应含有直径大于 40 mm 的固体物质。 5.2.2 厌氧消化的进泥中不宜含有粒径大于 0.2 mm 的粗砂,应通过沉沙池或除砂器去除粗砂砾。 5.2.3 调配池中的污泥含固率宜为 6.0% ~ 12.0% ,pH 宜为 6.5 ~ 7.8,碳氮比宜为(10~20):1,可 采用机械搅拌水解,搅拌时间 50 min ~ 70 min 为宜。 5.2.4 5.3 配合料液输送入匀浆池宜增温至 33℃±2℃,搅拌均匀,泵入厌氧消化罐进行厌氧消化。 厌氧消化过程 5.3.1 厌氧消化罐顶部应预留膨胀空间,容积宜占总有效容积的 3 % ~ 5 % ,物料在罐内停留时间为 20 天~25 天。 5.3.2 厌氧消化罐内的污泥可采用机械搅拌,每天对全池污泥搅拌的次数不宜少于 3 次,搅拌至罐内 物料温度平衡,搅拌时间不宜大于 4 h。 5.4 监控与检测 5.4.1 污泥厌氧消化运行的技术指标应符合表 2 的规定。 表2 污泥厌氧消化运行技术指标及要求 指标 pH 值 氨氮,mg/L 挥发酸,mg/L 6.8 ~ 7.8 1 000~2 000 < 400 总碱度,mg/L 2 000~5 000 挥发酸/总碱度 0.05~0.2 温度,℃ 5.4.2 要求 37±1 检测指标和频次应符合下列规定: a) 进料量、排料量、温度、厌氧消化罐内气压、甲烷含量、二氧化碳含量、硫化氢含量和沼气 产气量宜进行自动在线监测,监测指标应满足技术要求。 b) 进料、排料的含固率、有机物降解率、pH 值、氨氮、挥发酸、总碱度应定期进行检测,检测 频次应每周至少一次,检测指标应满足技术要求。 5.4.3 6 污泥厌氧消化系统运行管理、维护保养、安全操作应按 CJJ 60 的规定执行。 沼气、沼液及沼渣处置 6.1 6.1.1 沼气 沼气经脱硫、冷干、脱水后进入双膜干式贮气柜贮存。 3 DB 5329/T 80.3—2021 6.1.2 沼气提纯宜采用变压吸附工艺,提纯压缩后的天然气为压缩天然气和液化天然气。民用、工业 用天然气应符合 GB 17820 的要求,车用压缩天然气应符合 GB 18047 的要求。 6.2 沼液 6.2.1 沼液一部分回流至调配池,用于调节物料,应注意控制沼液回流量,以控制氨氮的变化,用量 按调配料液的 10%~30% 为宜。 6.2.2 其余沼液储存于沼液池,经处理后用于工业用水,水质应符合 GB/T 19923 的要求,排入城镇 下水道,水质应符合 GB/T 31962 的要求。 6.3 沼渣 沼渣采用高温好氧发酵工艺,发酵腐熟后用于土地利用,产品质量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4
DB5329-T 80.3-2021 洱海流域污水处理厂污泥综合利用 第3部分 连续搅拌厌氧消化技术要求 大理白族自治州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赞助3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3元下载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09 13:32:42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1.4 MB)
分享
友情链接
DB51-T 2247-2016 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规范 四川省.pdf
NY-T 3866-2021 草地贪夜蛾测报技术规范.pdf
中国信通院郭雪 交互式应用程序安全测试工具能力要求 标准解读 2021.pdf
SN-T 5544-2022 麻头砂白蚁检疫鉴定方法.pdf
SC-T 8165-2018 渔船LED水上集鱼灯装置技术要求.pdf
DB52-T 1179-2017 磷矿开采磷石膏充填采矿技术规范 贵州省.pdf
JR-T 0237—2021 金融大数据平台总体技术要求.pdf
人工智能大模型体验报告2.0.pdf
DB13-T 3035-2023 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技术规范 河北省.pdf
GB-T 28827.7-2022 信息技术服务 运行维护 第7部分:成本度量规范.pdf
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通知.pdf
T-CCIASD 10005—2023 集装箱结构有限元分析指南.pdf
DB52-T 1540.2-2021 政务数据 第2部分:元数据管理规范 贵州省.pdf
信通院 量子信息技术发展与应用研究报告-2020年.pdf
GB-T 39965-2021 节能量前评估计算方法.pdf
T-BISSC 01—2022 专科疾病标准数据集建设规范.pdf
GB-T 17747.3-2011 天然气压缩因子的计算 第3部分:用物性值进行计算.pdf
GB-T 25061-2020 信息安全技术 XML数字签名语法与处理规范.pdf
T-CSAE 72—2018 汽车涂层耐紫外线穿透性能测试及评价方法.pdf
GB-T 36478.2-2018 物联网 信息交换和共享 第2部分:通用技术要求.pdf
1
/
3
6
评价文档
赞助3元 点击下载(1.4 M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3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