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最全专利文库
ICS 65.020.01 CCS B11 15 内 蒙 古 自 治 区 地 方 标 准 DB15/T 2379—2021 草原生态保护与修复术语 Vocabulary of grassland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 2021-09-26 发布 2021-10-26 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15/T 2379—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监测规划院、内蒙古蒙草生态环境(集 团)股份有限公司、二连浩特市园林绿化管理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爱军、王明玖、常书娟、杨勇、郑淑华、陈国清、张跃华、何张斯来。 I DB15/T 2379—2021 草原生态保护与修复术语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常用草原、草原生态、草原生态保护与修复的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适用于草原生态状况评价、草原生态保护和草原生态修复及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活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3.1 草原基础术语 3.1.1 草原 nature grassland;range;rangeland;steppe 农学范畴的草原指生长草本植物为主,或兼有灌丛或稀疏乔木,包含林间草地及栽培草地的多功能 的土地——生物资源, 与天然草地是近义词。植被学范畴的草原指由耐寒的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有 时为旱生小半灌木)组成的植物群落,是一种重要的植被类型,可进一步划分为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和 荒漠草原3个植被亚类。 3.1.2 草地 grassland 以草本植物为主,或兼有覆盖度小于40%的灌木和稀疏乔木,为家畜和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具有 生态、畜牧业生产和社会文化等多功能属性,是自然地理各种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有规律结合成 具有内部相对一致性的自然综合体。 注: 一般包括天然草地和人工草地。 3.1.2.1 天然草地 nature grassland 自然生成的以草本植物为主的群落的总称,与栽培草地相对。 3.1.2.2 栽培草地(人工草地) cultivated grassland (artificial grassland) 采用驯化、引进或者野生乡土草种,通过农业技术措施人工建植的草地。 3.1.3 1 DB15/T 2379—2021 草场 rangeland 具有相似生态特征,为满足特定的利用目的和便于管理,人为设置了明确边界的草地区段。如放牧 场、割草场、狩猎场、草地旅游区等。 3.1.4 基本草原 basic grassland 具有重要生态与生产功能的草原。 注: 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第四十二条规定,下述草原划定为基本草原进行保护:1.重要放牧场;2.割草地;3.用 于畜牧业生产的人工草地、退耕还草地以及改良草地、草种基地;4.对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 固沙具有特殊作用的草原;5.作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生存环境的草原;6.草原科研、教学试验基地;7. 国务院规定应当划为基本草原的其他草原。 3.1.5 草地类型 grassland type 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反映草地发生和演替规律,具有特定自然特征和经济特征的草地单元。是认识、 利用、保护草地的重要工具。 3.1.6 草地荒漠化 grassland desertification 包括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内的多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干旱地区的草地退化。具体 表现形式是草地 “三化”。 3.1.7 三化草地 sanhua grassland 由自然因素作用、人为因素影响或自然与人为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退化、沙化和盐碱化的草地。草 地形成退化、沙化和盐碱化的过程称为草地 “三化”。 3.1.7.1 退化草地(草原) degraded grassland(steppe) 在人为和自然因素干扰下,出现生产力降低,优良牧草比例减少,多样性下降,毒害草增加,生态 服 务 功 能 和 利 用 价 值 降 低 甚 至 丧 失 的 草 地 。 产 生 退 化 现 象 的 过 程 称 为 草 地 退 化 ( grassland degradation)。 3.1.7.2 沙化草地(草原) desertified grassland(steppe) 在退化草地的基础上,进一步在风蚀、水蚀、干旱、鼠虫害等不利的自然因素或过度放牧等不合理 利用因素影响下,形成以风沙活动为主要特征的草地。表现为土壤侵蚀,土质沙化,有机质含量降低, 营养物质流失,生产力减退等。草地出现这些现象的过程即为草地沙化(grassland desertification)。 2 DB15/T 2379—2021 3.1.7.3 盐碱化草地(草原) saline-alkalied grassland(steppe) 在退化草地的基础上,进一步受人为不合理利用和自然因素影响,使草地表土流失,导致盐碱化程 度加重的草地。易出现在低湿地草甸或草甸草原、湖盆、洼地、丘间低地等局部区域。出现这些现象的 荒漠化过程称为草地盐碱化(grassland salinization & alkalization)。 3.2 草原生态相关基础术语 3.2.1 草地生态 grassland ecology 草地生物(植物、动物、微生物)与草地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的状态。 3.2.2 草地生态系统 grassland ecosystem 在一定草地空间范围内,共同存在于其中的所有生物与其环境之间不断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 信息传递而形成的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 3.2.2.1 草地生态系统结构 grassland ecosystem structure 草地生态系统中生物组分之间以及生物组分和非生物组分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组织形式、结 合方式和秩序,决定着生态系统功能。 3.2.2.2 草地生态系统功能 grassland ecosystem function 草地生态系统整体在其内部和外部的联系中表现出的作用和能力,是生态系统结构的反映。主要包 括草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3.2.2.3 草地生态系统多功能性 grassland ecosystem multifunctionality 草地生态系统提供的用以实现和维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环境条件和过程,即人类从草地生态系统中 获得的惠益,包括支持服务、供给服务、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 3.2.2.4 草地生态系统服务 grassland ecosystem service 草地生态系统自然物质和信息存量构成的草地自然资本与人力资本相结合所产生的人类福利。这种 服务包括有形福利产品和无形福利产品。 3.2.2.5 3 DB15/T 2379—2021 草地景观 grassland landscape 由相互作用的群落斑块或生态系统组成,以相似的形式重复出现的草地空间异质性区域,是在草地 自然、经济、文化多方面条件下形成的自然综合体。 3.2.3 草地生态价值 grassland ecological values 由草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决定的可向人类提供的各种服务、产品及惠益的价值化形式,包括支持 服务价值、供给服务价值、调节服务价值和文化服务价值等。 3.2.4 草地生态安全 grassland ecological security 指草地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完整性的整体水平,是人类在生产、生活和健康等方面不受生态破坏与环 境污染等影响的保障程度。 注: 包括来自草地的饮用水与食物安全、空气质量与绿色环境等基本要素,尤其是指草地生存与发展的不良风险最 小以及不受威胁的状态。 3.2.5 草地生态系统健康 grassland ecosystem health 草地生态系统的综合特征,反映草地生态系统的组织、活力和弹性,没有病患反应,稳定且可持续 发展的状态。健康的草地生态系统随时间的进程有活力并且能维持其组织及自主性,在外界胁迫下容易 恢复。 3.2.6 植被 vegetation 生长在一定区域内覆盖地表的植物群落的总称,是该区域所有植物群落及其时空配置的总和。 3.2.7 群落(群社) community 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空间内,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多种生物种群有规律的组合。包括动物、植物和 微生物种群共同组成生态系统中有生命的部分。 3.2.7.1 群落结构 community structure 群落中所有生物及其个体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状态。主要包括物理外貌(植物生活型、生长型、 层片、垂直分层与季相)与生物组成(物种组成和多样性、演替、种间相互作用)。草地植物群落结构 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3.2.7.2 4 DB15/T 2379—2021 草原生物群落 grassland bio-community 一定草原区域或环境内由具有相互依存关系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种群组成的有机聚合体。 3.2.7.3 种群 population 在同一时间生活在一定草原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的集合,是草原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包括 植物种群、动物种群和微生物种群。 3.2.7.4 草原植物群落 grassland plant community (steppe phytocoenose) 在一定草原区域内,有规律地共同生活的单个或多个植物种群形成的集合体。具有一定的形成过程, 一定的外貌,一定的种类组合和一定的结构。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多种生物种群有规律的组合。 3.2.7.4.1 建群种 constructive species 决定植物群落的结构与特征,在群落中处于优势层的优势种,具有主导生境的塑造作用。 3.2.7.4.2 优势种 dominant species 在植物群落中个体数量多、生物量高、覆盖度大,生活力强,具有资源竞争优势,对群落结构和生 境形成具有明显作用的植物种。 3.2.7.4.3 亚优势种 subdominant species 个体数量与作用次于优势种,但在决定群落性质和控制群落环境方面仍起着一定作用的植物种。 3.2.7.4.4 植物功能群 plant functional groups 具有相似特征或功能,对特定环境因子有相似响应或影响方式,并对草原生态系统主要过程有相似 影响的不同植物种类的组合。 3.2.7.4.5 减少种 decreaser 一些品质优良、适口性好的植物种,在放牧过程中往往被家畜优先采食,从而在群落中逐渐减少。 其减少程度是衡量放牧强度和草地基况

pdf文档 DB15-T 2379-2021 草原生态保护与修复术语 内蒙古自治区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3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3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15-T 2379-2021 草原生态保护与修复术语 内蒙古自治区 第 1 页 DB15-T 2379-2021 草原生态保护与修复术语 内蒙古自治区 第 2 页 DB15-T 2379-2021 草原生态保护与修复术语 内蒙古自治区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1 03:40:54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