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最全专利文库
ICS 93.080 P 66 DB34 安 徽 省 地 方 标 准 DB 34/T 3177—2018 公路水运工程预应力张拉有效应力 检测指南 Test guide for effective stress of prestressed tension in road water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文稿版次选择 2018 - 08 - 08 发布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8 - 09 - 08 实施 发 布 DB34/T 3177—2018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基本要求 .......................................................................... 2  5 检测方法 .......................................................................... 2  5.1 5.2 5.3 5.4 5.5 6 一般规定 ...................................................................... 检测设备 ...................................................................... 锚圈口摩阻损失测试 ............................................................ 孔道摩阻损失测试 .............................................................. 张拉有效应力检测 .............................................................. 2  2  3  4  5  检测指标 .......................................................................... 6  6.1 6.2 6.3 一般规定 ...................................................................... 6  有效应力控制指标 .............................................................. 7  有效应力检测报告 .............................................................. 7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锚下有效预应力检测汇总表 ........................................ 8  附录 B(资料性附录) 单根复张法检测原理 .............................................. 9  附录 C(资料性附录) 公路水运工程预应力张拉有效应力检测指南 ......................... 11  I DB34/T 3177—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安徽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交通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局、上海同济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安徽省公路桥梁 工程有限公司、安徽省交通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湖南联智桥隧技术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高学华、戚斌、卞国炎、姚鸿梁、孙学军、储根法、王乐远、宋爽、王琛、孟 平丛、钱申春、程晓东。 II DB34/T 3177—2018 公路水运工程预应力张拉有效应力检测指南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公路水运工程预应力张拉有效应力检测的基本要求、检测方法和检测指标。 本标准适用于公路水运工程新建、改建和加固工程中张拉有效应力检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5223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 GB/T 5224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 GB/T 14370 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 GB/T 20065 预应力混凝土用螺纹钢筋 JTG/T F50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锚固应力损失 anchorage stress loss 预应力筋张拉锚固后,因预应力筋回缩、锚具和梁体变形等原因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3.2 锚下有效预应力 effective prestress under anchorage 预应力筋张拉锚固后,实际张拉控制应力扣除相应损失后,预应力筋锚下留存的应力。 3.3 有效预应力检测 effective prestress detection 预应力筋张拉锚固后,对锚下有效预应力大小及其不均匀度的检测评定。 3.4 有效预应力同束不均匀度 unevenness of effective prestress in the same bunch 同一束预应力筋中各单根预应力筋锚下有效预应力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偏差程度。 1 DB34/T 3177—2018 3.5 复张法 against method 对张拉完成的预应力筋进行二次张拉,张拉过程中实时监测预应力筋的张拉力与伸长值,通过其相 关关系判断锚下有效应力的一种方法。 4 基本要求 4.1 进行有效应力检测的预应力筋应满足 GB/T 14370、 GB/T 20065、GB/T 5223、GB/T 5224 的要求。 4.2 预应力张拉有效应力检测除应符合本指南的要求外,应符合 JTG/T F50 的要求。 4.3 预应力张拉有效应力检测前应编制预应力张拉有效应力专项检测方案并经过审批,需要变更的方 案在变更后应再经审批。 4.4 预应力张拉有效应力检测应由具有相关资质的单位和人员实施,检测人员的配备应满足工程施工 与现场检测的需求,并应在进场前对其进行岗前培训和技术、安全交底。 5 检测方法 5.1 5.1.1 5.1.2 5.1.3 5.2 5.2.1 一般规定 预应力张拉有效应力检测应使用复张法进行检测,宜采用单根检测的方法进行检测。 检测采用规范、统一、信息完整的现场记录表,记录表格式见附录 B。 复张法检测应在预应力筋已张拉、未注浆、钢绞线未切割的状态下进行。 检测设备 有效应力检测仪器 5.2.1.1 有效应力检测仪器包含加载系统与数据采集分析系统两部分。各部分组成如下: a) 加载系统包含:穿心式千斤顶、油泵、高压油管、锚夹具、锚垫板、限位板等。 b) 数据采集分析系统包含:测力传感器(油压传感器或应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数据采集分 析仪。 5.2.1.2 有效应力检测仪器的技术指标应满足如下要求: a) 加载系统应具备连续加载的能力,并能对加载速度进行调整,加载系统的额定出力应不小于被 测预应力筋有效应力的 1.2 倍。 b) 测力传感器测试精度不低于 0.5%F·S(F·S 为满量程误差),位移传感器测试精度不低于 0.5% F·S。 5.2.1.3 有效应力检测仪器应定期到法定计量单位进行校准,其中油压传感器校准时间间隔不大于 6 个月。应力传感器校准时间间隔不大于 12 个月。 5.2.2 摩阻测试仪器 5.2.2.1 摩阻测试仪器包含测力传感器(油压传感器或应力传感器)、数据采集仪及数据分析系统。 5.2.2.2 测力传感器测试精度不低于 0.5%F·S。 5.2.2.3 测力传感器应定期到法定计量部门进行校准,其中油压传感器校准时间间隔不大于 6 个月。 应力传感器校准时间间隔不大于 12 个月。 2 DB34/T 3177—2018 5.3 锚圈口摩阻损失测试 5.3.1 锚圈口摩阻损失测定 采用张拉千斤顶为加压装置,可用静载锚固试验机在小型试件上用一根直孔道钢筋混凝土柱进行试 验,试验可采用单端张拉的方式,测试分为加压端、封闭端,被测锚夹具应安装于加压端。 测试方式如图1 所示。 图1 5.3.2 锚圈口摩阻损失测试图 测试准备 测试准备工作应按下列要求进行: a) 为了保证试验结果的精度,需要待试验试件的混凝土养护完成后进行。 b) 搭设牢固可靠的脚手架或操作平台以及悬挂传感器、千斤顶所需的支架。便于操作人员进行传 感器、千斤顶的安装及定位。 c) 按照图 1 的要求安装测试设备,所有设备安装应牢固可靠。千斤顶、锚夹具、压力传感器及预 应力筋应严格对中,测试钢绞线的延长线方向上应设置防护挡板。 5.3.3 测试方法 锚圈口摩阻测试按下列要求进行: a) 对加压端千斤顶进行加压,加压至张拉控制应力的 15%,持荷 30 s。 b) 将加压端千斤顶加压至张拉控制应力,加压速率不大于 25% con / min 。数据稳定后读取加压 c) 端、封闭端的应力值。 加压端测试应力为 Na 时,封闭端测试应力为 Nb,则锚圈口摩阻力见公式(1): N 0  N a -N b ...................................... (1) 式中: N 0 —— 锚圈口摩阻; N a —— 加压端测试应力; N b —— 封闭端测试应力。 克服锚圈口摩阻力的超张拉系数见公式(2): 3 DB34/T 3177—2018 Na Nb n0  .................................... (2) 式中: n 0 —— 克服锚圈口摩阻力的超张拉系数。 注:测试反复进行 3 次,取得的平均值即为

pdf文档 DB34-T 3177-2018 公路水运工程预应力张拉有效应力检测指南 安徽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4-T 3177-2018 公路水运工程预应力张拉有效应力检测指南 安徽省 第 1 页 DB34-T 3177-2018 公路水运工程预应力张拉有效应力检测指南 安徽省 第 2 页 DB34-T 3177-2018 公路水运工程预应力张拉有效应力检测指南 安徽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2 06:42:39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