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最全专利文库
ICS 27.060.30 J 98 DB41 河 南 省 地 方 标 准 DB41/T 1826—2019 燃气工业锅炉能效测试 2019 - 06 - 17 发布 2019 - 09 - 17 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41/T 1826—2019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测试前准备 ........................................................................ 2 5 测试内容 .......................................................................... 2 6 测试方法 .......................................................................... 3 7 数据计算与选取 .................................................................... 3 8 测试结论 .......................................................................... 5 9 测试记录和报告 .................................................................... 5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燃气工业锅炉能效测试记录样式 .................................... 6 附录 B(资料性附录) 燃气工业锅炉能效测试报告样式 .................................... 7 I DB41/T 1826—2019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南省承压类特种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南省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检测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勇、赵彦杰、王家帮、李婧、欧俊、房伟峰、吕琼、刘璞、张立国、程志、 郑艳、李雷、杨坦、牛继东、马家峰、郑鸥、赵超群、王双、付留杰。 II DB41/T 1826—2019 燃气工业锅炉能效测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在用燃气工业锅炉能效测试的术语和定义、测试前准备、测试内容、测试方法、数据 计算与选取、测试结论。 本标准适用于额定工作压力小于3.8 MPa、额定出力小于等于20 t/h(14 MW)的在用燃气工业蒸汽 (热水)锅炉的能效测试。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0180 工业锅炉热工性能试验规程 TSG G0002 锅炉节能技术监督管理规程 TSG G0003 工业锅炉能效测试与评价规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锅炉能效测试 依据国家有关法规和标准,对使用单位锅炉能效利用状况进行的监督、检查、测试。 3.2 额定出力 蒸汽锅炉在额定设计参数下运行时的蒸发量、热水锅炉在设计额定参数下运行时的热功率。 3.3 排烟温度 锅炉范围内最后一级受热面出口1 m内排出烟气的平均温度。 3.4 过量空气系数 燃烧1 kg燃料实际供给的空气质量与理论上完全燃烧1 kg燃料所需的空气质量之比。 3.5 炉体外表面温度 锅炉外表面各测点温度的算术平均值。 3.6 反平衡测试法 通过测量各种燃烧产物损失和锅炉散热损失来确定锅炉热效率的方法,也称间接测量法、热损失法 或能量平衡法。 1 DB41/T 1826—2019 3.7 锅炉热效率 同一时间内锅炉有效利用热量与输入热量的百分比。 4 测试前准备 4.1 人员及设备 人员及设备应符合以下要求: a) 测试人员应熟悉相关标准并具备测试经验,能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测试大纲,测试过程中的 测试人员一般不宜变动; b) 应指定 1 名具有测试经验的专业人员担任负责人; c) 测试用设备及仪表应当符合精度要求,经过检定或校准且在检定或校准有效期内。 4.2 测试大纲 在测试前应制定测试大纲: a) 测试任务、目的与要求; b) 测试项目; c) 测点布置与所需仪表; d) 人员组织与分工; e) 测试工作程序; f) 测试注意事项。 4.3 锅炉及其配套设备 锅炉及其配套设备应满足以下条件: a) 锅炉能够在设计工况范围内安全、稳定运行; b) 燃烧器、泵等辅机设备与锅炉出力相匹配并且运行正常; c) 锅炉系统无跑、冒、滴、漏现象; d) 气体燃料供应正常,品质稳定; e) 锅炉及辅机系统测点布置满足测试大纲的要求; f) 锅炉安全、联锁保护装置灵敏可靠。 5 测试内容 测试内容包括以下: a) 排烟温度tpy,℃; b) 排烟处过量空气系数α py; c) 排烟处CO含量,%; d) 入炉冷空气温度tlk,℃; e) 排烟处RO2含量,%; f) 炉体外表面温度,℃。 g) 测试开始和结束的时间。 2 DB41/T 1826—2019 6 测试方法 6.1 总则 根据TSG G0002 第三十八条的规定,锅炉使用单位每两年应当对在用锅炉进行一次定期能效测试, 测试工作宜结合锅炉外部检验。 根据TSG G0003 第5.3.1条的规定,燃气工业锅炉测试次数为1次,每次测试时间不少于0.5 h,烟气 测量不少于5次,每次间隔时间均等,测试开始、结束时各一次(对于排烟温度、排烟处过量空气系数、 排烟处CO含量按测试数据取算术平均值作为计算数值)。 燃气工业锅炉能效测试采用反平衡法,相关测量项目按GB/T 10180 要求的方法进行。 6.2 排烟温度测点 排烟温度测点应设在烟道截面上烟气温度比较均匀的位置,并应接近最后一级受热面,且距离应不 大于1 m。 测温仪表的测温端应插至烟道直径(当量)的1/3~2/3处。 6.3 烟气成分 烟气成分测试应符合以下条件: a) 烟气分析测试点应设在烟道截面上烟气流速比较均匀的位置,一般在直管段上,并应接近最后 一级受热面,距离不大于 1 m。烟气成分和排烟温度测量可采用同一个测点;当二者采用不同 测点时,烟气成分测点应更靠近最后一级受热面; b) 烟气取样管端部应插至烟道直径的 1/3~2/3 处。 6.4 入炉冷空气温度 入炉冷空气温度测点应设在燃烧器进风口处,应避免锅炉热辐射的影响。 6.5 炉体外表面温度 锅炉本体及部件外表面温度测量应按按GB/T 10180 附录F进行。 7 数据计算与选取 7.1 过量空气系数(αpy) 锅炉过量空气系数按照公式(1)进行计算:  py  式中: α py O2 CO RO2 21 21  79 O 2  0.5CO 100  RO 2  O 2  CO  ………………………(1) 排烟处过量空气系数; 排烟处气体燃烧产物氧容积含量,%; 排烟处气体燃烧产物一氧化碳容积含量,%; 排烟处气体燃烧产物三原子气体(即:CO2+SO2)容积含量,%。 3 DB41/T 1826—2019 7.2 排烟热损失(q2) 锅炉排烟热损失按照公式(2)进行计算: t  tlk   q2  0.5  3.45 py  py  100  ………………………(2) 式中: tpy tlK 排烟温度,℃; 入炉冷空气温度,℃。 7.3 气体未完全燃烧热损失(q3) 气体未完全燃烧热损失(q3)按表1选取 表 1 气体未完全燃烧热损失(q3) 项目 单位 数值 CO % CO≤0.05 0.05<CO≤0.1 CO>0.1 q3 % 0.2 0.5 1 7.4 散热损失(q5) 7.4.1 当锅炉实际运行出力大于等于额定出力的 75 %时,散热损失(q5)按表 2 选取。 表 2 锅炉额定出力下散热损失(q5ed) 锅炉额定出力 散热损失q5ed t/h ≤4 6 10 15 20 MW ≤2.8 4.2 7 10.5 14 % 2.9 2.4 1.7 1.5 1.3 7.4.2 当锅炉实际运行出力小于额定出力的 75 %,且大于等于额定出力的 30 %时,散热损失(q5)按 照公式(3)和公式(4)进行修正,其中蒸汽锅炉用公式(3),热水锅炉用公式(4)。 q5  q5ed Ded Dsc …………………………(3) q5  q5ed Qed Qsc …………………………(4) 式中: q5ed Ded DSC Qed QSC 锅炉额定出力下散热损失,%; 蒸汽锅炉额定出力,t/h; 蒸汽锅炉实测出力,t/h; 热水锅炉额定出力,MW; 热水锅炉实测出力,MW。 7.4.3 锅炉实际运行出力小于额定出力的 30 %时,散热损失(q5)=30 %q5ed;锅炉实际运行出力无法测 定时,散热损失(q5)=65 %q5ed。 7.5 锅炉热效率(ηj) 4 DB41/T 1826—2019 锅炉热效率按照公式(5)进行计算: j  100  q2  q3  q5  ……………………(5) 式中: q2 q3 q5 排烟热损失,%; 气体未完全燃烧热损失,%; 散热损失,%。 8 测试结论 8.1 测试合格标准值 测试项目符合表3要求时,测试结论为合格。 表 3 锅炉能效测试合格标准值 测试项目 测试类别 额定蒸发量<1 t/h ≤230 ℃ 额定蒸发量≥1 t/h ≤170 ℃ 额定热出力<0.7 MW ≤180 ℃ 额定热出力≥0.7 MW ≤170

pdf文档 DB41-T 1826-2016 燃气工业锅炉能效测试 河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41-T 1826-2016 燃气工业锅炉能效测试 河南省 第 1 页 DB41-T 1826-2016 燃气工业锅炉能效测试 河南省 第 2 页 DB41-T 1826-2016 燃气工业锅炉能效测试 河南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2 06:50:48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