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最全专利文库
ICS 65.020.40 B60 山 DB37 东 省 地 方 标 准 DB 37/T 3410—2018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Tree seedling quality grading of major species for afforestation 2018 - 08 - 17 发布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8 - 09 - 17 实施 发 布 DB37/T 3410—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林业厅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山东省林木种苗和花卉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继磊、蹇兆忠、刘红、王学荣、张鹏远、秦永建、房堃、李辉、李兴、董章 凯。 I DB37/T 3410—2018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山东省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术语和定义、分级原则、抽样检测、签证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植树造林用的在圃苗木、出圃苗木和造林后不超过一定时限的造林地苗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6000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LY/T 10000 容器育苗技术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苗木类型 stock type 依繁殖材料和培育方法划分的苗木群体,如播种苗、营养繁殖苗(嫁接苗、插条苗、插根苗等)、 移植苗等。 3.2 苗龄 stock age 苗木的年龄。从播种、嫁接、插条或埋根到出圃,苗木实际生长的年龄。以苗干经历的年生长周期 作为苗龄计量单位。具体苗龄表示方法见国标GB 6000 。 3.3 一批苗木 a lot of seedlings 同一树种在同一苗圃,用同一批繁殖材料,采用基本相同的育苗技术培育的同龄苗木,称为一批苗 木,简称苗批。 3.4 地径 caliper 苗木地际直径,即播种苗、移植苗为苗干基部土痕处的粗度;插条苗和插根苗为萌发主干基部处的 粗度;嫁接苗为接口以上正常粗度处的直径。 1 DB37/T 3410—2018 3.5 苗高 seeding height 自地径至顶芽基部的苗干长度。 3.6 根系长度和根幅 root length and width 起苗修根后应保留的根系长度和根幅。 3.7 І级侧根 first degree lateral root 直接从主根长出的侧根。 3.8 苗木抽样 seedling sample 在评估苗木群体质量时,按随机或者系统布点方式抽取检测样本的过程。 3.9 在圃苗木 nursery seedlings 育苗地尚未起苗出圃的苗木。 3.10 出圃苗木 seedlings out of nursery 起苗后尚未栽植的苗木。 3.11 造林地苗木 afforestation seedlings 栽植后不超过一定时限的苗木。 3.12 综合控制条件 comprehensive control conditions 苗木具备的条件:无检疫对象有害生物,无机械损伤,苗干通直,色泽正常;针叶树种顶芽发育饱 满、健壮,充分木质化。 3.13 样本 sample 按照抽样要求,对抽取的样地(样方、样段、样行)或样捆内所有抽测苗木的总称。 4 分级原则 2 DB37/T 3410—2018 4.1 苗木质量分级以综合控制条件、根系、地径和苗高确定。综合控制条件达不到要求的为不合格苗 木,达到要求者以根系、地径和苗高三项指标分级。 4.2 分级时,首先看根系指标,以根系所达到的级别确定苗木级别,如根系达 I 级苗要求,苗木可为 I 级或Ⅱ级,如根系只达Ⅱ级苗的要求,该苗木最高也只为Ⅱ级,在根系达到要求后按地径和苗高指标 分级,如根系达不到要求则为不合格苗。造林地苗木不测根系。 4.3 合格苗分Ⅰ、Ⅱ两个等级,由地径和苗高两项指标确定,在苗高、地径不属同一等级时,以地径 所属级别为准。 4.4 苗木质量分级评定按照本标准附录 A 执行。 5 抽样检测 5.1 抽样 5.1.1 抽样方法 5.1.1.1 在圃苗木抽样 将一个苗批的育苗地块或相邻的若干地块划为一个调查区,按从北向南、从东向西的顺序,随机或 机械布点,以便设置样方、样行或样段。对于调查区内苗木高度差异较大且连片的,面积达到或超过调 查区的10 % ,应分成不同的调查区按不同苗批对待,分别调查抽样。 5.1.1.2 出圃苗木抽样 对扎成捆或已包装的苗木,首先随机抽取捆或包装,然后在抽取捆或包装中随机抽取样苗作为检测 样品。 5.1.1.3 造林地苗木抽样 根据苗批出圃档案和造林档案,随机选择造林点,并落实造林小班。在小班内抽取样方、样行或者 样段,样方、样行或样段内的苗木作为检测样品。 5.1.2 抽样数量 5.1.2.1 样地(样方、样段、样行)、样捆的初始数量根据下述公式确定: S Xmax  Xmin 5 ................................................................................ (1) 式中: S—粗估标准差; X max —最大苗高值; X min —最小苗高值。 C(%)  S 100 X ...............................................................................(2) 3 DB37/T 3410—2018 式中: S—粗估标准差; C —苗高变动系数; X —苗高平均值。 N  ( t c E ) 2 ............................................................................. (3) 式中: t —可靠性指标( Pc 为95%时,t =1.96); C —苗高变动系数; E —相对误差( E  1  Pc (精度)); N —样地(样方、样段、样行)、样捆的初始数量(个)。 5.1.2.2 苗木质量分级评定的一个苗批的苗木株数上限为 50000 株,超过 50000 株另划苗批,苗木检 测抽样数量见表 1。 表 1 苗木检测抽样数量 单位:株 苗批苗木株数 抽样检测株数下限值 1~50 每株检测 51~500 25 501~1000 50 1001~10000 100 10001~50000 250 5.2 检测 5.2.1 检测精度 5.2.1.1 测量地径使用游标卡尺或特制量具,读数精确到 0.05 cm ;测量苗高使用钢卷尺或木制直尺, 读数精确到 1 cm 。 5.2.1.2 抽样样品的地径、苗高指标统计精度分别达到 95 % ,可靠性指标为 95 % ;根系指标统计精 度达到 90 % ,可靠性指标为 95 % 。其中一项指标达不到精度要求则应按 5.1 方法补充样地(样方、 样段、样行)或样捆进行调查。 5.2.1.3 精度计算按下述公式: n x x i 1 i ................................................................................ (4) n 式中: x — 样本检测值平均数; 4 DB37/T 3410—2018 x —样本第i样株检测值; i n—表示样本总样株数。 s= n  x 2 i i 1  n x n 1 2 ........................................................................ (5) 式中: s —样本检测值标准差; x x —样本第i样株检测值; i — 样本检测值平均数; n—表示样本总样株数。 s x s  n ................................................................................... (6) 式中: s —样本检测值标准误; s —样本检测值标准差; x n—表示样本总样株数。 E (%)  s x x · t 0 . 05 .......................................................................... (7) 式中: E (%) —样本检测值误差百分数; s x x —样本检测值标准误; — 样本检测值平均数; t 0 . 05 =1.96 ; t 0 . 01 =2.58 。 P (%)  100  E .......................................................................... (8) 式中: P (%) —样本检测精度; 5 DB37/T 3410—2018 E (%) —样本检测值误差百分数。 5.2.2 检测方法 5.2.2.1 播种苗、移植苗的地径测量土痕处。如土痕处膨大的测其上部位。 5.2.2.2 嫁接苗的地径测量部位在接口以上 1 cm 处。 5.2.2.3 扦插苗的地径在萌发主干基部处。如有膨大或不圆等现象,则测其上部正常部位。 5.2.2.4 苗高的测量是从地径沿苗干至顶芽基部的长度。 5.2.2.5 根幅取以无土根系自然下垂的长、短根幅的平均值。 5.2.2.6 根系长度按主根长度计,无主根的以最长根系计。大于 5 cm 长的 I 级侧根数统计直接从主根 上长出的长度大于 5 cm 以上的侧根条数。无主根的大于 5 cm 长的Ⅰ级侧根测定,从其根基部测起。 5.2.2.7 控制指标通过感官判定。 5.2.3 检测操作规定 5.2.3.1 苗木质量检测时,检测人员应认真填写苗木质量检验原始数据记录表,不得涂改,如记录错 误,则划掉错误数据,在其右上方重新填写正确数据。苗木质量检验原始数据记录表式样见附录 C。 5.2.3.2 检测完毕后,检验员要认真计算检测结果,在认真复核后将有关数据转抄到检验(测)证书 上。 5.2.3.3 检验人员应在检测记录表和检验证书上签名,并对检测数据和检验结果负责。 5.3 分级统计与苗批质量判定 5.3.1 分级统计 对达到精度要

pdf文档 DB37-T 3410-2018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山东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7-T 3410-2018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山东省 第 1 页 DB37-T 3410-2018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山东省 第 2 页 DB37-T 3410-2018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山东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2 06:56:44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