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最全专利文库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文件分类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批量下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 623—93 139264kbit/s误码分析仪 技术条件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139264kbit/s误码分析仪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 存。 本标准适用于139264kbit/s误码分析仪, 2 引用标准 GB7611 脉冲编码调制通信系统网路数字接口参数 GB 6587.1 电子测量仪器 环境试验总纲 GB 6587.2 电子测量仪器 温度试验 GB6587.3 电子测量仪器 湿度试验 GB 6587.4 电子测量仪器 振动试验 GB6587.5 电子测量仪器 冲击试验 GB6587.6 电子测量仪器 运输试验 GB 6587.7 电子测量仪器 基本安全试验 GB6587.8 电子测量仪器 电源频率与电压试验 GB4793电子测量仪器安全要求 GB6833.1~6833.10电子测量仪器电磁兼容性试验规范 GB11463 电子测量仪器可靠性试验 GB6592 电子测量仪器误差的一般规定 GB6593 电子测量仪器质量检验规则 GB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4798.2电工电子产品应用环境条件运输 SJ946电子测量仪器电气、机械结构基本要求 3术语 3.1无误码间隔(EFI):测试间隔分别为1s、0.1s、0.01s,若该间隔区间内无误码出现,即称该间隔为 个无误码间隔。 3.2误码间隔(EI):测试间隔分别为1s、0.1s、0.01s,若该间隔区间内有误码出现,即称该间隔为-- 个误码间隔。 3.3无误码间隔率(%,EFI):在可利用时间(S.)内,所测无误码间隔的总数与可利用时间(S)比值的 百分数。 可利用时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1993-01-18批准 1993-07-01实施 161 YD/T 62393 3.4误码间隔率(%,EI):在可利用时间(S)内,所测误码间隔的总数与可利用时间(S.)比值的白分 数。 误码间隔数(在S内) 误码间隔率二 2 ×100% 可利用时间 3.5严重误码秒率(%,SES):在可利用时间(Sa)内,所测每秒误码率(BER)超过10-3的总秒数与可 利用时间(S)比值的百分数。 可利用时间 3.6劣化分率(%,DM):在可利用时间(Sa)内,抽出严重误码秒,余下的秒数连续分成每60s-组,该 组内(1min)的平均误码率(BER)若超过10:‘,则称该区间为一个劣化分,劣化分的总数与可利用时间 (S)比值的百分数。 2×100% 可利用时间 3.7系统可利用率(%,AVAI1.):可利用时间(Sa)与总测试时间比值的百分数。 2×100% 总测试时间 3.8可利用时间(S.):在连续10s的一段时间内,每一秒内所测得的误码率(BER)都不超过1×10:3 (或1×10-)时,这10个连续秒便认为是可利用时间。 4技术要求 4.1时钟 4.1.1内时钟 4.1.1.1时钟频率:139264kHz; 容差:±15×10-"。 4.1.1.2仪器可设定时钟偏调,偏调范围大于土15×10-6 4.1.2外时钟 4.1.2.1外时钟输入口阻抗:752。 0.3~3V,接收部分外时钟输入电平为TTL电平或ECL电平。 4.2图案 4.2.1伪随机序列:周期长度223一1比特。 产生伪随机序列的特征多项式:X23+十X13十1=0 4.2.2产生223一1比特伪随机序列的图案发生器结构示意图见图1。 162 YD/T 623--93 Dn Q1 Q: (没有考虑时钟信号) 图1图案发生器的--种结构示意图 4.2.3产生223-1比特伪随机序列的最长连“0"长度为23。 4.2.4人工码:任意可编程的16比特规则码。 4.3代码 4.3.1代码为CMI码。 4.3.2作为可选择方案,仪器可提供RZ和NRZ.码,幅度为TTI.电平或ECL电平。 4.4接口 4.4.1速率:139264kbit/s±15×10-6; 代码:CMI码。 4.4.2 输出口规范见表1。 表1输出口规范 标称脉冲形状 矩形(模框见GB7611) 每个传输方向的线对 一个同轴线对 测试负载阻抗 75,电阻性 峰·峰电压 1±0.1 V 过冲 ≤实测峰-峰电压的5% 实测幅度的10%与90%间上升时间 ≤2 ns 负向转换:±0.1ns 转换定时容差 在单位间隔边界上的正向转换:士0.5ns (指负向转换半幅点的平均值) 在单位间隔中心上的正向转换:±0.35ns 回波损耗 在7~-210MHz内≥15dB 由内部时钟源驱动发送定时信号的情况下,在频率 在输出口的最大峰-峰抖动 200Hz~3500kHz范围内测得的输出峰-峰抖动值≤ 0. 05 UI 4.4.3输入口规范 满足输出端接口指标139264kbit/s的数字信号,经过符合如下规定的连接线对加到仪器数字口 时,仪器应能满足各项技术指标要求。 连接线对的特性是:衰减符合√于规律,在频率为70MHz时,具有12dB的最大介入衰减。 4.4.3.1输入阻抗及回波损耗 输入阻抗:752。 163
YD-T 623-1993 139264kbit s 误码分析仪技术条件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赞助3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3元下载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12-15 19:36:13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14.0 MB)
分享
友情链接
GB-T 12022-2014 工业六氟化硫.pdf
T-QGCML 302—2022 能源企业数字化转型1+6管理体系.pdf
NB-T 10682-2021 数字化继电保护现场系统级检测规范.pdf
专利 SOAR剧本模型、剧本构建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PDF
T-CHES 54—2021 取水权交易可行性报告编制导则.pdf
T-ZZB 0518—2018 低压电器用抗高温黄变阻燃增强聚酰胺.pdf
GB-T 11107-2018 金属及其化合物粉末 比表面积和粒度测定 空气透过法.pdf
DB14-T 2624—2022 五角枫播种育苗技术规程 山西省.pdf
T-JSJTQX 38—2023 节段梁短线法智能匹配预制施工 技术规程.pdf
GB-T 26236.1-2010 信息技术 软件资产管理 第1部分:过程.pdf
金融分布式数字身份技术研究报告.pdf
LD-T04-2022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网络安全监测和应急处置规范.pdf
GB-T 41165-2021 海洋预报结果准确性检验评估方法.pdf
GB-T 20011-2005 信息安全技术 路由器安全评估准则.pdf
华为干部赋能手册.pdf
T-CEC 719—2022 电力科技成果评价规范.pdf
GB-T 20984-2022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方法.pdf
资产管理制度.pdf
GB-T 41524-2022 玩具材料中短链氯化石蜡含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pdf
GM-T 0083-2020 密码模块非入侵式攻击缓解技术指南.pdf
1
/
3
9
评价文档
赞助3元 点击下载(14.0 M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3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