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最全专利文库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文件分类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批量下载
A25 DL 备案号:6751-—2000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 575.3—1999 20007431 控制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 第3部分:手可及范围与操作区划分 Ergonomic principles for the design of control centres Part3: Hand reach and zones of control 2000-07-01实施 2000-02-24发布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 DL/T575.1~575.121999 控制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 总前言 本系列标准是根据原电力工业部1997年电力行业计划项目(技综[1995]15号文)的安排制定的, 其内容以ISO/TC159有关文件为基础,并参考和融入了其他国外标准、国家标准和新近研究成果。 现代工业的特点是高度自动化,工业控制已由局部控制、就地控制,逐步发展为以在各类控制室的 集中控制为主,而系统管理也发展为在各级调度室的集中调度管理。 生产系统的安全与效率不仅取决于它自身的技术水平,而且还取决于它与人和环境的协调程度。在 IEC964(=GB/T13630一1992)《核电厂控制室的设计》中明确提出,控制室的设计和评价,应包括两 个方面:技术方面和人机工程方面。制定本系列标准的目的,就是要求在设计电力系统控制中心时,应 充分运用人机工程学准则,结合生产、运行要求,使控制中心的布局、人机界面、环境和组织等方面能 适合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实现人、机、环境间的协调和整体优化,使人能安全、健康、舒适和高效地 进行工作。目前,控制中心的人一机一环境系统的协调水平,已是电力系统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电力系统控制中心(包括调度中心)的功能是监视和控制发电、输电或配电网的运行。控制中心的 人机工程设计要求,就是设计时应特别注意人的因素和人的特性,例如,人体尺寸、人的反应能力和限 度;把人机工程准则及所需的技术方法渗透到控制中心的设计之中。强调以人为核心,使所设计的机器 (包括设施)和环境条件适应于人,这既是对一些经验教训的总结,又是提高人的工作质量的需要,也是 获取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途径之一。 将人机工程学(人类工效学)的诸多研究成果进行标准化,是将人机工程学原理应用于工程实际的 重要环节。1975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专门设立了“Ergonomics”标准化技术委员会(ISO/TC159)。 我国于1980年成立了相应的“全国人类工效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该标准化 技术委员会积极支持并参与了本系列标准的制定工作。 本系列标准DL/T575以《控制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为总标题,包括12个子标准: DL/T575.1 控制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 第1部分:术语及定义; DL/T575.2 控制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 第2部分:视野与视区划分; DL/T575.3 控制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 第3部分:手可及范围与操作区划分; DL/T575.4 控制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 第4部分:受限空间尺寸; DL/T575.5 控制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 第5部分:控制中心设计原则; DL/T575.6 控制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 第6部分:控制中心总体布局原则; DL/TE75.7 控制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 第7部分:控制室的布局; DL/T575.8 控制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 第8部分:工作站的布局和尺寸; DL/T575.9 控制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 第9部分:显示器、控制器及相互作用; DL/T5*5.10 控制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 第10部分:环境要求原则; DL/T575.11 控制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 第11部分:控制室的评价原则; DL/T575.12控制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 第12部分:视觉显示终端(VDT)工作站。 本系列标准基本上涵盖了控制中心各个层次设计所应考虑的人机工程学的基本原则。但人机工程学 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科学,涉及众多技术领域,不可能在一个系列标准中给出全部的具体参数,对各专业 或专题性问题的解决,可参考列在各子标准中相应的附录“主要参考文献”。 本系列标准所给出的人机工程学基本原则,是一些通用原则,它适用于电力行业,也可用于其他行 业的控制中心的设计。本系列标准基本上能满足大中型控制中心设计的需要,对于小型控制室或就地控 制点,可视具体情况,简化设计步骤,选用有关内容进行设计。 本系列标准中所列的原则和参数,是人机工程学研究成果的浓缩。然而,考虑到某些设计准则还比 较笼统,给出的某些具体参数也是在特定条件下的测量统计值,并非是严格的数值界定,在应用各种设 计准则与参数时,必须具体考虑其相互影响和制约,不应过于强调单个原则和单个参数,而应全面理解; 再者,人机工程学准则在电力系统控制中心设计中的应用,是对现有技术设计的一种补充,可根据实际 情况综合协调,以取得系统整体的优化。 鉴此,本系列标准在名称中加人了“导则”二字,即《控制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并作为推荐性 标准提供使用。 本系列标准由原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提出。 本系列标准由国家电力公司电力自动化研究院归口。 本系列标准由国家电力公司电力自动化研究院负责起草,中国标准化与信息分类编码研究所、国家 电力公司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国家电力公司苏州热工研究所、南京铁道医学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参 加了编写。 本系列标准由国家电力公司电力自动化研究院负责解释。 M
DL-T 575.3-1999 控制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 第3部分_手可及范围与操作区划分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赞助3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3元下载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12-21 04:27:42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6.4 MB)
分享
友情链接
DB35-T 1771-2018 印度豇豆栽培与利用技术规范 福建省.pdf
GM-T 0063-2018 智能密码钥匙密码应用接口检测规范.pdf
DB3401-T 272—2022 城区菜市场建设与管理规范 合肥市.pdf
GB-T 28726-2012 气体分析 氦离子化气相色谱法.pdf
T-CEC 617—2022 高海拔地区交流输变电设备外绝缘配置.pdf
GB-T 31348-2014 节能量测量和验证技术要求 照明系统.pdf
GB-T 20999-2017 交通信号控制机与上位机间的数据通信协议.pdf
GB-T 28455-2012 信息安全技术 引入可信第三方的实体鉴别及接入架构规范.pdf
GB-T 29321-2012 光伏发电站无功补偿技术规范.pdf
GB-T 18154-2000 监控式抑爆装置技术要求.pdf
360 数字安全观察 数据安全专刊 002.pdf
T-SSITS 503—2022 工业应用移动机器人 复合机器人技术规范.pdf
GB 43068-2023 煤矿用跑车防护装置安全技术要求.pdf
DB62-T 2779-2021 松落针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甘肃省.pdf
GM-T 0049-2016 密码键盘检测规范.pdf
阿里云数据中台解决方案 金融行业数据资产管理.pdf
JR-T0197-2020 金融数据安全 数据安全分级指南.pdf
GB-T 14174-2012 大口径液氮容器.pdf
6-02-06-03 白酒酿造工.pdf
T-CAS 558—2021 企业数字化成熟度评价指南.pdf
1
/
3
12
评价文档
赞助3元 点击下载(6.4 M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3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