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最全专利文库
ICS 07.040 CCS A 75 12 天津市 地方标准 DB12/T 633—2025 代替 DB12/T 633-2016 基础地理信息矢量数据要素分类与代码 Fundamental geographic information vector data features cl assification and codes 2025-02-12发布 2025-03-15实施 天津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 发布 DB12/T 633 —2025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 DB12/T 633 -2016《天津市 基础地理信息矢量数据要素分类与代码 》 。本文件与 DB12/T 633-2016 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 更改了基础地理信息矢量数据要素大类和中类表; (见 5.2的表1,2016版的5.2.2的表1); —— 增加了符号信息类的 构架线;( 见5.4) —— 更改了基础地理信息矢量数据要素附编码规则一览表 (见6.1的表2,2016版的6.1的表2); —— 更改了个别要素 分类及其名称(见附录 A,2016版的附录 A); —— 更改了部分要素 分类及其编码(见附录 A、附录B,2016版的附录 A、附录B); —— 增加了部分要素 分类及其编码(见附录 A、附录B,2016版的附录 A、附录B); —— 删除了部分要素 分类及其编码(见附录 A、附录B,2016版的附录 A、附录B)。 本文件由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天津市测绘院有限公司、 天津市测绘地理信息研究中心 、交通运输部北海航海 保障中心天津海事测绘中心、 天津市地球物理勘探 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玉财、周丽珠、史廷玉、杨玉忠、王少一、周奎、张志军 、张凤春、葛亮、 白亭颖、 刘阳、何珺、杨雪、刘宓 、王琳、刘亚红、徐洪秀、王光昇、柳华桥、张学民、冯妍、方芳 、 王晓欢、 倪文礼、 马海燕、曹文春、曹芳芳、汪大超 、丁旭、郑浩、张杨。 本文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 2016年首次发布为 DB12/T 633 -2016; ——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DB12/T 633 —2025 1 基础地理信息 矢量数据要素分类与代码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要素分类编码原则、要素分类、要素编码和要素分类与代码扩充原则。 本文件适用于天津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 获取、更新、管理、共享和应用服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13923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基础地理信息 fundamental geographic information 作为统一的空间定位框架和空间分析基础的地理信息。 [来源:GB/T 13923, 3.1] 3.2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 fundamental ge ographic information feature 基础地理信息所描述的地理要素,包括水系、居民地及设施、交通、管线、境界、地貌、植被与土 质、地籍、海图要素、城市部件、地名地址、地下管线以及空间定位基础等。 3.3 矢量数据 vector data 以坐标或有序坐标串表示的空间点、线、面等图形数据及与其相联系的有关属性数据的总称。 3.4 实体 entity 现实世界的一种现象。 注: 实体不能再细分为同种类型的现象。 [来源:GB/T 20258.1 -2019, 3.1] 3.5 要素 feature 现实世界现象 的抽象。 注: 一个要素可以作为一种类型(如湖泊)或一种实例(如某一湖泊)出现。 3.6 要素类型 feature type 具有共同特征的真实世界现象的种类。 DB12/T 633 —2025 2 [来源:GB/T 13923, 3.3] 3.7 线分类法 methods of linear classification 将分类对象按选定的若干属性(或特征),逐次地分为若干层级,每个层级又分为若干类目。同一 分支的同层级类目之间构成并列关系,不同层级类目之间构成隶属关系。 3.8 代码 code 一个或一组有规律的、易于计算机和人识别与处理的符号,标识功能是代码 的基本特征。 3.9 编码 coding 将事物或概念(编码对象)赋予有一定规律性的、易于计算机和人识别与处理的符号的过程。 3.10 框架线 bound line 用来描述 非闭合面状要素 外形特征的闭合范围线。 3.11 骨架线 value line 用来描述某些复杂线状要素的特征线。 3.12 中心线 center line 用来描述面状要素连通性特征或不依比例尺表示的双线要素的中间位置的线。 [来源:DB12/T 473.1-2021, 3.15] 4 要素分类编码原则 4.1 科学性 以适合现代计算机和数据库技术应用、管理为目标,按基 础地理信息的要素特征或属性进行科学分 类,形成统一的分类体系。 4.2 系统性 反映基础地理信息的层次结构, 扩充大类码,增加细分码和符号信息码。 4.3 体系一致性 同一要素在 1:500至1:10000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中分类一致。 4.4 相对稳定性 分类体系以各要素最稳定的特征和属性为分类依据,不会因要素的增加和减少发生重大变更。 4.5 完整性和可扩展性 分类反映要素的类型特征和相互关系,具有完整性;代码结构可以扩充。 4.6 适用性 分类名称沿用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名称,同时兼顾天津市的实际情况,不致发生概念混淆。

.pdf文档 DB12-T 633-2025 基础地理信息矢量数据要素分类与代码 天津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9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9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12-T 633-2025 基础地理信息矢量数据要素分类与代码 天津市 第 1 页 DB12-T 633-2025 基础地理信息矢量数据要素分类与代码 天津市 第 2 页 DB12-T 633-2025 基础地理信息矢量数据要素分类与代码 天津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3-05 16:53:48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