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最全专利文库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文件分类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批量下载
ICS 77.100 H 11 GR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8704.1—2009 代替GB/T8704.1—1997 钒铁 碳含量的测定 红外线吸收法及气体容量法 FerrovanadiumDetermination of carbon content- The infrared absorption method and the gasometric method 2009-07-08发布 2010-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8704.1—2009 前言 本部分代替GB/T8704.1—1997《钒铁化学分析方法 红外线吸收法及气体容量法测定碳量》。 本部分与GB/T8704.1—1997比较,主要变化为: 将方法一中称样量由0.500g调整为0.200g; 将方法一中的铁助熔剂加人量由0.50g调整为0.20g; 一 将方法一中一、二档允许差合并为碳含量0.025%~0.070%,允许差0.006% 本部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生铁及铁合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四川川投峨眉铁合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唐华应、方艳、薛秀萍。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8704.1—1988;GB/T8704.2—1988;GB/T8704.1—1997。 GB/T 8704.1—2009 钒铁碳含量的测定 红外线吸收法及气体容量法 警告一一使用本部分的人员应有正规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本部分并未指出所有可能的安全问 题。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条件。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用红外线吸收法及气体容量法测定钒铁中的碳含量。 本部分适用于钒铁中碳含量的测定。其中红外线吸收法测定范围(质量分数):0.025%~1.200%: 气体容量法的测定范围(质量分数):0.400%~1.200%。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有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 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 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4010铁合金化学分析用试样的采取和制备 3方法一:红外线吸收法 3.1原理 试料于高频感应炉的氧气流中加热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由氧气载至红外线分析器的测量室,二氧 化碳吸收某特定波长的红外能,其吸收能与碳的浓度成正比,根据检测器接受能量的变化可测得碳 含量。 3.2试剂和材料 3.2.1丙酮:蒸发后的残余物含碳量小于0.0005%。 3.2.2高氯酸镁:无水、粒状。 3.2.3烧碱石棉:粒状。 3.2.4玻璃棉。 3.2.5钨粒:碳量小于0.002%,粒度0.8mm~1.4mm。 3.2.6锡粒:碳量小于0.002%,粒度0.4mm~0.8mm。必要时应用丙酮(3.2.1)清洗表面,并在室 温下干燥。 3.2.7纯铁:纯度大于99.8%,碳量小于0.002%,粒度0.8mm~1.6mm。 3.2.8氧气:纯度大于99.95%,其他级别氧气若能获得低而一致的空白时,也可以使用。 3.2.9动力气源:氮气或压缩空气,其杂质(水和油)含量小于0.5%。 3.2.10瓷:直径×高度,23mmX23mm或25mm×25mm,并在高于1200℃的高温加热炉中 灼烧4h或通氧灼烧至空白值为最低。 3.2.11埚钳。 3.3仪器及设备 3.3.1红外线吸收定碳仪(灵敏度为0.1×10-6),其装置如图1。 1
GB-T 8704.1-2009 钒铁 碳含量的测定 红外线吸收法及气体容量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赞助3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3元下载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2-08 17:30:37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1.3 MB)
分享
友情链接
T-CSTM 00790.4—2022 汽车用薄钢板 第4部分:双向拉伸试验十字形拉伸试样.pdf
QC-T 556-2023 汽车制动器温度测量方法及热电偶安装要求.pdf
GB-T 23237-2009 腧穴定位人体测量方法.pdf
GA-T 460.5-2020 居民身份证卡体材料及打印薄膜技术规范 第5部分:打印薄膜.pdf
人员安全管理制度.pdf
T-SAMA 001—2021 数据安全的增材制造服务系统总体要求.pdf
奇安信 2022网络安全人才市场状况研究报告.pdf
GB-T 37408-2019 光伏发电并网逆变器技术要求.pdf
GB-T 18488.2-2015 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系统 第2部分:试验方法.pdf
GB-T 36305-2018 防伪票证产品技术条件.pdf
GB-T 42980-2023 智能制造 机器视觉在线检测系统 测试方法.pdf
GB-T 20984-2022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方法.pdf
T-SDPIA 06—2022 宠物美毛产品功效评价操作规程.pdf
信通院 全球数字治理白皮书 2023年.pdf
GB-T 43528-2023 电化学储能电池管理通信技术要求.pdf
DB63-T372-2018 气象灾害分级指标 青海省.pdf
DB52-T 1401.23-2020 山地旅游 第23部分:漂流服务规范 贵州省.pdf
GB-T 9254.1-2021 信息技术设备、多媒体设备和接收机 电磁兼容 第1部分:发射要求.pdf
GB-T 31960.7-2015 电力能效监测系统技术规范 第7部分:电力能效监测终端技术条件.pdf
DB61-T 1636-2022 数据安全审计规范 陕西省.pdf
1
/
3
12
评价文档
赞助3元 点击下载(1.3 M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3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