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最全专利文库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文件分类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批量下载
ICS 47.020.20 U 41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0505—2014 船用楚烧炉烟气排放测量方法 Measure method for emission pollutants of exhaust gas of marine incinerator 2014-02-19发布 2014-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30505—2014 目 次 前言 范围 1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3测量条件和仪器 3.1测量条件 3.2测量仪器 测量方法 4.1测量时间 4.2取样要求 4.3试验前准备 4.4测量过程 5测量结果计算 附录A(资料性附录)焚烧炉排放测量结果记录表(固体废弃物焚烧模式) 附录B(资料性附录) 焚烧炉排放测量结果记录表(污油焚烧模式) 附录C(资料性附录) 一般燃烧生成气(烟气)的物理性质 参考文献 图1 取样探头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2测试流程图 表 A.1 焚烧炉排放测量结果记录表(固体废弃物焚烧模式) 表 B.1 焚烧炉排放测量结果记录表(污油焚烧模式) 表 C.1 一般燃烧生成气(烟气)的物理性质 GB/T30505—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船用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37)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南京中船绿洲环保有限公司、南京中船绿洲机器有限公司、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 术经济研究院、海军驻南京地区航天机电系统军代表室。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虎牛、陈纪赛、吕敬、夏伟萍、魏华兴、潘良高、张利军。 GB/T30505—2014 船用烧炉烟气排放测量方法 1范围 SAC 本标准规定了船用焚烧炉(简称焚烧炉)排放烟气的台架试验的测量条件和仪器、测量方法和测量 结果计算。 本标准适用于热容量在1500kW以下的楚烧炉排放烟气中的污染物(CO、NO.、SO2和烟尘)浓 度、烟气黑度和燃烧室氧气(O2)浓度的台架测量,船上测量可参照使用。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5468锅炉烟尘测试方法 GB/T10836—2008造船与船舶技术船用焚烧炉要求 HJ/T42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 HJ/T43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HJ/T44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一氧化碳的测定非色散红外吸收法 HJ/T 57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定电位电解法 ISO8217 石油产品燃料(F级)船用燃料要求 IMOMPEC.76(40)船上焚烧炉标准技术条件 3测量条件和仪器 3.1测量条件 3.1.1试验条件 3.1.1.1 焚烧炉试验用的污油按GB/T10836—2008附录A.5中规定的污油: a) 75%重燃油的残渣油; 5%废润滑油; b) c) 20%乳化水。 3.1.1.2 焚烧炉试验用的废弃物按GB/T10836—2008附录A.5中规定的固体废弃物(IMO02级): a) 50%食品废弃物; b) 50%垃圾,主要包括: 130%废纸; 2)40%硬纸板、木块等; 3)10%破布; 4)20%塑料。 以上固体废弃物应有50%的含水量和7%的不燃性固体物质。 1 GB/T30505—2014 3.1.2试验用楚烧炉 试验用焚烧炉应按GB/T10836一2008与IMOMPEC.76(40)的要求进行设计、制造。焚烧炉应运 行正常,试验状态符合设计要求。 3.1.3试验用辅助燃料 3.1.3.1焚烧炉试验用辅助燃料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选择,一般应使用符合ISO8217规定且适合焚烧 炉使用要求的船用燃料,并在试验报告中注明燃料牌号 3.1.3.2燃油温度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确定。 3.2# 测量仪器 3.2.1 测量楚烧炉排放烟气中的污染物浓度、烟气黑度和燃烧室O,浓度应采用下列气体分析仪: a) 测量CO的排放浓度使用非色散红外气体分析仪; b) 测量NO,的排放浓度使用化学发光检测器或加热化学发光检测器; c) 测量SO的排放浓度使用定电位电解法二氧化硫测定仪; d) 烟尘浓度的测定采用适用于等速采样过滤计重法的测量仪器: e) 测量烟气黑度使用林格蔓黑度仪; f) 测量燃烧室O2浓度使用顺磁检测器、二氧化锆传感器或电化学传感器。使用电化学传感器 时,对CO,和NO,的干扰应予以补偿。 3.2.2允许使用其他等效的或性能更好的气体分析仪 3.2.3气体分析仪的主要技术要求如下: a)一般能从气流中连续测量,且测量记录能连续输出。分析仪的工作范围应满足使测量的浓度 在量程的15%和100%之间。若测量值低于15%量程时能保证足够的精度和分辨率,则可在 校准的情况下使用低于15%量程的浓度值; b)分析仪总的测量误差包括对其他气体交叉灵敏度误差,应不超过读数的土5%或量程的 士3.5%,取其较小者;对小于100ppm(百万分比,按体积计,mL/m*)的浓度,测量误差应不超 过±4ppm; 分析仪的再现性,在每个大于155ppm的使用范围内,应不超过量程浓度的土1%,或在每个 c 低于155ppm的使用范围内,应不超过土2%; d) 整个使用过程中,分析仪在任何10s内对零气和量距气的峰-峰响应值应不超过量程的2%; e) 分析仪在1h内的零点漂移在使用的最低量程上应小于量程的2%; f) 分析仪在1h内的量距漂移在使用的最低量程上应小于量程的2%; g) 湿的或干的排气都应能被测量,若使用干燥装置,应确保其对被测气体的浓度影响最小,不应 采用化学干燥剂除去气样中的水分 4测量方法 4.1 测量时间 固体废弃物或污油的燃烧时间、燃烧室,浓度的测量时间、排放烟气中污染物浓度及烟气黑度的 测量时间均为6h~8h。 N
GB-T 30505-2014 船用焚烧炉烟气排放测量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赞助3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3元下载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2-08 17:30:05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1.6 MB)
分享
友情链接
GB-T 41819-2022 信息安全技术 人脸识别数据安全要求.pdf
重点网络安全:“3保1评”(分保、等保、关保、密评).pptx
T-GDNAS 003—2022 ECMO导管维护技术规范.pdf
GB-T 26236.1-2010 信息技术 软件资产管理 第1部分:过程.pdf
GB-T 41267-2022 网络关键设备安全技术要求 交换机设备.pdf
JR-T0232-2021 银行互联网渗透测试指南.pdf
DB43-T 2432-2022 安宁疗护病房管理规范 湖南省.pdf
安华金和 数据安全治理白皮书5.0 医疗数据安全治理实践.pdf
法律法规 无锡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2021-12-10.pdf
GB-T 33356-2022 新型智慧城市评价指标.pdf
华为发布 高品质万兆无线校园网建设白皮书.pdf
GB-T 36475-2018 软件产品分类.pdf
T-WAPIA 045.1—2021 信息技术 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 原子密钥建立与实体鉴别 第1部分:服务和协议.pdf
火绒安全 2021终端安全情报年鉴.pdf
民航 CTSO-C13f 救生衣.pdf
GB-T 1173-2013 铸造铝合金.pdf
T-CITS 0012—2023 牛乳基婴幼儿配方乳粉及牛乳中A1和A2 β-酪蛋白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pdf
山石网科《岩谈》第五期-2022年4月(数据安全专刊).pdf
GB-T 18386.1-2021 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和续驶里程试验方法 第1部分:轻型汽车.pdf
GB-T 23402-2009 地理标志产品 增城丝苗米.pdf
1
/
3
12
评价文档
赞助3元 点击下载(1.6 M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3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